2017年10月01日 09:34 来源:新疆网
新疆网讯(记者白帆报道)近日,考古人员在新疆温泉县阿敦乔鲁青铜时代遗址,发现距今约3500年前墓葬群中,有一墓地中婴幼儿和成人同葬。据悉,这在新疆考古历史中并不多见。
9月30日,记者通过电话联系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丛德新。
2010到2011年期间,考古人员以阿敦乔鲁青铜时代遗址为中心做了考古调查,其中包括了居址和墓葬。此次对2号墓地的发掘,就是其中一部分。
考古现场发现墓穴有35座,呈圆形环绕状紧紧排列,最大的一座墓穴由几块巨大的石板环绕成两平方米的墓室,最小的儿童墓只有抽屉大小。
墓葬大部分被扰动过,从保存完整的葬式来看,侧身曲肢的特点比较明显,也就是把人靠近石棺的北壁,然后把腿弯起来。
在其中一个墓地中,成人墓地旁边砌上一个石棺,作为婴儿或儿童墓,“在以往新疆考古发掘中,这并不常见。”丛德新说。
在随葬品中,有石器、陶器和青铜等。“根据陶器等出土物判断,墓葬群距今约3500年。”丛德新说。
石器其中一侧较平,有摩擦或打磨使用的痕迹,丛德新推测,这类的东西可能是古代人利用研磨一些采集物的时候使用的工具之一。
而出土的陶器以平底器为主,表面有网格或者三角图案,“用比较成熟的刻画工具做成的。”丛德新说。
此次发掘中最新的一个认识是,在整个博尔塔拉河流域,从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前3500年甚至更晚,一直有古代人在这儿生活。他们可能是以游牧为主,当年的阿敦乔鲁就相当于现在牲畜过冬的冬窝子。他们使用小件青铜器和陶器生活,配合一些零星的食物采集活动,围绕固定的住所,到一定的季节,就沿河流到上下游转场放牧。
考古发掘证明,阿敦乔鲁地区可能是世界上较早的游牧地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