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援疆:助力脱贫攻坚贡献上海力量

2017年11月08日 11:35   来源:新疆日报

  新疆日报讯(记者覃超祥报道)金秋时节,记者来到上海市对口支援的喀什地区莎车、泽普、叶城和巴楚四县采访,看到了诸多喜人景象:越来越多的村民住进了宽敞明亮的安居富民房,进入了当地企业打工,再加上蓬勃发展的庭院经济、特色产业,许多当地农民走上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道路。

  立足小庭院做好脱贫大文章

  上海市大力帮助喀什地区受援四县贫困户发展庭院经济建设,积极整合援疆资金,多渠道、多方式支持小果园、小藤架、小菜园、小禽舍、小棚圈“五小工程”建设,助推贫困家庭脱贫增收。立足小庭院做出大文章,通过发展庭院经济,越来越多的村民实现了脱贫奔小康。

  在莎车县塔尕尔其乡古勒巴格村,记者看到,家家户户的院子里除了帮助增收的小菜园、小果园等之外,还有各自特有的小产业。村民艾散·吾舒尔去年搬进了崭新的安居富民房。在上海援疆资金的帮扶下,今年5月开始,艾散在家里搞起了面条加工作坊,销往邻近村庄和县城,每月利润五六千元。艾散说,接下来他要再扩大生产规模,带动更多人一起就业。

  巴楚县利用上海援疆资金为贫困户每户提供一万元庭院经济发展补助,该县琼库尔恰克乡阿克托格拉克村村民塔吉古丽 · 买丁说:“我的小院里种了两个大棚的西红柿和豇豆,除了自己吃,还能拿去卖。这样算下来,一年可以省下好几千元钱。”

  叶城县依提木孔乡塔勒克村的麦泥沙 · 尼扎木丁原先是典型的贫困户。这两年,村里的老果园在上海援疆力量支持下进行了改造,土地被分配给村民,发展大棚高效种植农业。麦泥沙家有6个大棚的西红柿,每个棚平均有8000元收入,每年可以给她家里带来两三万元的纯收入,加上养鸽子等副业的收入,麦泥沙家的经济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

  发展特色产业助力精准脱贫

  上海援疆干部,巴楚县委常委、副县长严布衣已连续4年援疆。在上一批援疆过程中,严布衣“慧眼识瓜”,把沙漠边缘“养在深闺无人识”的“库克拜热瓜”取了新名“巴楚留香瓜”,并和阿里巴巴等多家电商合作,线上线下并进,迅速叫响了“巴楚留香瓜”品牌。2016年“巴楚留香瓜”仅在淘宝网就销售了一万多箱,当地收购价较前两年上涨近一倍,参与的农户每户增收3000元至5000元不等。

  今年,在巴楚县沙漠边沿建造的100亩连栋大棚“天猫沙漠蜜洲农场”投入使用,当地首批“留香瓜”已于10月中旬上市。在未来3年里,“天猫沙漠蜜洲农场”将进一步扩大规模,吸引越来越多的本地年轻人投身现代种植业中。为配合标准化种植“留香瓜”的田间管理,当地组建的“巴楚留香瓜技术服务队”已服务附近50多名贫困瓜农。36岁的艾尼瓦尔·哈德尔夫妻俩原先在家务农,没有稳定收入,加入科技服务队后两人每个月收入7000多元。

  在叶城县江格勒斯乡与恰其库木管理区交界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有一处人造的绿洲——叶城天地福泽生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种植基地,这里不仅绿树成荫,还有红枣、苹果、枸杞等8000多亩经济作物。该公司负责人朱文光告诉记者,8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发现这里是块值得开发的土地。从2010年起,朱文光带领团队来到这里种树、打井,修建仓库、厂房等,建设节水灌溉设施,修建员工住房,架设了26公里10千伏高压线路,陆续修出了45公里的道路。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年的努力,朱文光逐步栽种下的45万棵白杨树,如今最高的长到了25米,有效阻挡风沙侵袭。

  朱文光现在很欣慰:“这片处在沙漠边缘的生态农场,气候改善了,红枣挂满树,枸杞又红又大,农作物长势很好,每年有3000多万元的毛收入。”

  如今,朱文光的公司每年要雇佣当地农民两三百人,平均每人每月能拿到2500元以上的工资,带动不少家庭脱贫致富。

  上海援疆干部、叶城县经信委副主任兼商务局副局长林必德告诉记者,在今年4月进行的农村电子商务调研中,朱文光的公司被列为上海援疆重点支持企业。目前,上海援疆干部已帮助该公司与10多家线上线下知名品牌企业建立业务合作关系,公司今年将对外销售优质红枣、枸杞、核桃1万多吨。此外,上海产业援疆促进就业专项资金将给予在沙漠农场打工的维吾尔族农民每人每月400元到600元的补贴,帮助他们脱贫致富。

  带动当地群众家门口就业

  周红是叶城县斯洛尔照明电器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几年前,她在上海援疆干部的牵线搭桥下,只身一人来到叶城县投资创业。

  在公司逐渐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周红鼓励公司的维吾尔族员工学技能、学国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增强其爱国爱党和勤劳致富的意识。周红公司的很多维吾尔族工人都住上了安居富民房、买了小汽车,过上了幸福生活。

  9月底的一天,记者来到叶城县斯洛尔照明公司的生产车间,发现这里热火朝天,到处都是工人忙碌的身影。年轻的麦麦提依明·艾麦尔说,他在该公司工作4年多,从一个什么都不会的农民,成为拥有电工证的熟练工人,每月工资3300元,盖了新房子,买了小汽车,有了存款,家里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家门口就业真是太好了,收入也不错,我要好好地工作。”麦麦提依明说。

  旅游援疆助农增收

  巴楚、莎车、泽普和叶城四县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风景,如何推动南疆旅游产业发展,增加当地人的就业机会,实现增收致富,也是上海援疆的重要任务之一。

  在一批批上海援疆干部的努力下,泽普县金湖杨国家森林公园成功申创为国家5A级景区后,景区内原来的74户居民继续留在景区,不迁一户一人,家家户户从事景区旅游业,人均收入从不到2000元增加到1.2万元。

  正在申创国家5A级景区的巴楚县红海景区,硬件和软件正在加快升级。在上海援疆力量的帮助下,红海景区已实现直接就业216人,都是附近村里的贫困户,还有40多个民间艺人在景区内靠展示非遗文化、表演等创收。66岁的景区土陶坊手工艺人买买提·阿吉说,他家里三代人都做陶艺,来景区后有了稳定收入。“景区免费提供材料,我们只要出手艺,就能拿到3000多元工资。”此外,红海景区还带动了周边600多户农民增收,他们把种植的蔬菜粮食、养殖的牲畜等农副产品供应给景区。

  上海市第九批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总指挥、喀什地委副书记杨峥说:“上海对口支援的喀什地区四县脱贫攻坚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要在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不辱使命,坚决助力受援地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全力支持受援地同步实现全面小康。”

[责任编辑:赵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