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惠聚之星】实干担当书写驻村情

——记巴州财政局驻且末县英吾斯塘乡阿瓦提村“访惠聚”工作队

2017年11月13日 11:51   来源:天山网原创

  天山网讯  “我们来这里,是为阿瓦提村的老百姓办实事来的,请大家放心,我们会竭尽全力,让阿瓦提展现出新形象!”3月1日,在全体村民见面会上,巴州财政局驻且末县英吾斯塘乡阿瓦提村第一书记、“访惠聚”工作队队长才仁代表全体队员,用铿锵有力的表态和郑重的承诺,赢得了全体村民热烈、持久的掌声。

  固本培元见实效

  “咱们村过去是全乡的先进村,现在却成了后进村,到底是什么原因?”在第一次工作队和村“两委”联席会议上,这个问题成了大家的疑问。

  随着走访、座谈的不断深入,工作队找到了原因:基层组织建设相对薄弱,党员队伍老化,村“两委”过度依赖工作队,村干部责任心不强,工作落实不到位是阿瓦提村“退步”的病根。

  找到症结,接下来关键是对症下药。在县、乡两级党委的大力支持帮助下,工作队建立“1总4委10队”党建工作格局,即:成立阿瓦提村党总支,村党支部委员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妇女工作委员会和老龄工作委员会,组建志愿者服务队、文艺演出队、宣传队、环境卫生队等十支队伍。

  随着各类组织和队伍的建立,基层党组织在推动经济发展、服务发动群众、开展各类活动和凝聚人心的作用逐步显现。村党支部书记刘继孔高兴地说:“现在活动开展得多了,老年人有了发挥余热的舞台、年轻人有了干事的平台,妇女的地位也提高了,大家的思想都进步了,农村发展稳定的根基更牢靠了。”

  堡垒强了,队伍也好带了。按照党员发展规划,工作队和村“两委”积极引导村组干部、群团骨干、大学生村官、致富能手等先进分子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目前,全村已有105名村民主动递交入党申请书,75人被列为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对象。

  结对认亲显真情

  驻村以来,工作队积极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村干部和村民认门走亲戚、相互赠礼物,面对面交流、手拉手交心,同吃一锅饭、共唱一首歌,共建连心卡、合拍全家福,共同绘制“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美丽画卷。

  蒋芸是驻村工作队唯一的女队员,来到离家700公里之外的且末驻村,在这里她并不感觉到孤单,因为这里有她的亲戚——74岁的维吾尔族老人麦热姆罕 · 吐尔迪大妈。每天,她都要与麦热姆罕大妈聊天,嘘寒问暖,两个家庭通过“民族团结一家亲”结下了浓浓的亲情。

  “我的亲戚去库尔勒看病了,我在且末驻村,你帮忙接一下,联系好医院,照顾好……”“我亲戚的孩子在库尔勒市上学,你帮我定期去看望下,了解一下她的学习生活情况……”这样的电话和嘱咐经常会出现在工作队驻地。

  工作队始终把老百姓的事作为自己的事,像家人一样相处。大家带着感情和责任,帮助包联户修剪枣树、收割小麦、修葺房屋……村民们也会经常邀请工作队到家里吃香喷喷的抓饭和拉条子,送来新鲜的水果。

  通过结对认亲,工作队和阿瓦提的村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大家相互帮助、亲如一家。

  精准脱贫暖人心

  村民卡合热曼 · 宰东的脸上一直洋溢着笑容,因为今年地里的红枣长势喜人,还因为工作队来了后给他盖了蔬菜大棚。“我家大棚从5月底开始出菜到现在,不算自己吃的和送人的,已经卖了4000多块钱。”卡合热曼 · 宰东对这笔收入非常满意。

  工作队入驻后,通过广泛调研和征求意见,制定了阿瓦提村扶贫工作方案,实施“12345678”庭院经济模式,即:盖一座100平方米的蔬菜拱棚,再分发20棵葡萄树、3头牛、40只羊、50只鹅、60只鸡、70只鸽子和建一座8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性牲畜饲养圈舍。如今,每个贫困户家中都有了蔬菜大棚和羊圈,扶贫牛、羊、鸡、鹅、鸽子等也陆续发放到位。经过测算,通过这套扶贫方案,农民的收入将会增加万元以上。

  村民托乎提 · 肉孜家里地少,收入低,两个孩子都在上学,日子非常困难。现在,通过每天精心照料牲畜家禽,一家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以前没有收入来源,日子没有盼头,现在盖了羊圈,建了大棚,我们没有理由不富起来!”这是托乎提 · 肉孜发自肺腑的心声。

  卡合热曼 · 宰东和托乎提 · 肉孜的脱贫案例是工作队实施精准扶贫取得成效的一个缩影。通过找准“贫”根、抓住“困”源、因村施策、因户施法、对症下药、靶向治疗,阿瓦提村的贫困户正走在脱贫致富路上。

[责任编辑:张雨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