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4日 12:35 来源:新疆网
新疆网讯(记者刘薇报道)双目失明,脖子上挂着直径16厘米的肿瘤,78岁的代女士为此奔走求医。日前,她终于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摘掉了这个“包袱”。
昨日,已经可以自如活动的代女士说,曾因外伤致颅脑神经损伤,双目失明,今年1月,她偶然发现,自己右侧的脖子间长了个大拇指指甲盖大小的硬块,因为没有不适,并没有在意。
“半个月后硬块变得跟核桃一般大小了,一个月后有拳头那么大。”代女士说,肿块不断生长,呼吸也日渐困难,到最后她甚至无法平躺,从早到晚,只能一直保持着坐或站的姿势。
于是,代女士前往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就诊。该院普外二科副主任医师潘金强介绍,代女士入院时,颈部肿瘤直径已经达到了16厘米。
他说,老人的年龄是既往患者中最大的,“而且根据CT扫描显示,除了外部可视的突出部位外,还有一部分的肿瘤向颅骨内生长,患者右侧鼻部以下的半张脸内,几乎都被肿瘤填满了。”
同时,在巨大的肿瘤的挤压下,患者的气管已经完全偏离了中轴,被强迫“位移”到了左侧,而右侧的颈静脉,更是在影像学检查中“消失”了。
潘金强说,凡超过70岁的老人,由于器官功能的衰竭,对手术耐受性变差,会被视为高风险手术人群,而颈部作为连接头部和身体的通道,其中分布着大量的血管与神经,手术稍有差池,就会损伤血管造成大出血或损伤神经,引发各种外周运动感觉障碍。
家属再三考虑后依然决定手术。该院普外二科主任耿中利带领科室专家,联合麻醉科主任曹兴华多次会诊,最终为老人量身定制出了麻醉与术中、术后治疗方案。
9月25日,代女士被推进了手术室。曹兴华用可弯曲的柔软管道,成功为患者气管插管,创造了手术的先决条件——麻醉、吸氧,耿中利在不影响面部的前提下,利用人脸右侧下颌骨内的有限空间,“掏”出肿瘤。
历时三个小时,代女士手术成功。经过20多天的住院调理后,代女士回家休养,目前各项运动功能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