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书记风采】乡音未改 驻村连心

——记精河县财政局“访惠聚”驻托里镇查干莫墩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巴 · 巴图孟克

2017年11月21日 16:27   来源:天山网原创

  天山网讯  今年6月28日,83岁的老党员乌 · 宾拜在村党员大会上当着全体人员的面紧紧握住第一书记巴 · 巴图孟克的手,激动地说:“你是我们村里走出来的好干部,让我们村子大变样,你是我们查干莫墩老百姓的骄傲!”老人一说完,全场发出热烈掌声。

  巴图孟克是个“80后”蒙古族小伙儿,出生在精河县托里镇查干莫墩村,今年2月,作为精河县财政局驻村干部,他回到阔别35年的家乡,担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长。驻村以来,他用朴实诠释群众工作的真谛,用实干赢得了群众的信任,为家乡的父老乡亲所称颂。

  党员带培打造了“生力军”

  驻村伊始,通过调研和召开会议,巴图孟克很快就发现了村党组织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党员队伍文化层次不高,年龄老化严重,35岁以下党员只有1名,党组织后备力量严重匮乏……

  巴图孟克把挖掘和培养优秀的党组织后备力量放在优先位置,把培养目标瞄准了村里“80、90后”进步青年。经过党员、群众推荐和细致调查摸底,精心挑选出包括团员、返乡大学生、致富能手在内的23名思想先进、文化层次较高、综合素质强、热心村级事务的年轻人作为带培对象,建立带培档案,确定党员带培人,每人联系带培2—3名优秀青年。

  巴图孟克主导在村里设立民族团结宣传、治安管理、村务管理等不同岗位,根据年轻后备干部的特点,为他们提供不同发展平台。经常同年轻干部谈心谈话,手把手教他们熟悉村“两委”日常工作,组织他们参与村级事务;组织带培对象列席党员活动日活动和党课培训,学习党章党史、国情区情、政策理论等,提高理论素养,增强工作的责任心。

  通过党员带培工作,今年有6人被推选成为“双联户”代表,8人被纳入村级后备干部,3人被确定为发展对象。被确定为发展对象的乌云其米格在表态发言时激动地说:“感谢村党支部和巴书记对我的关心和培养,我一定会用我的态度和表现回报组织和乡亲们对我的信任,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合格党员!”

  牧业村变成了“大工地”

  巴图孟克经常说,查干莫墩村是自己的家乡,更是自己的工作岗位,在村一天就要多为群众办一些实事好事,不辜负老百姓的信任和组织的重托。

  2月4日,工作队和村“两委”向群众代表征求工作意见的座谈会,村民代表们七嘴八舌讨论发言。巴图孟克暗下决心,要通过这一年驻村最大限度地改变状况。

  巴图孟克带着村干部跑遍镇、县、地区和有关单位,与农林牧水交通等部门对接,多方争取项目和资金,投资3000万元的电站泄洪渠防洪坝项目已竣工并交付使用,使农业组群众彻底摆脱了每年的洪水威胁;9公里道路建设、新建饮水井、定居点通光纤宽带、文化阵地电采暖改造、农业组村民自留林带地管道滴灌项目……

  通过巴图孟克和工作队积极争取努力,查干莫墩村开工实施的各类民生工程达13项,总投资6300多万元,小小牧业村变成了 “大工地”,一片热火朝天、大干快上的景象。

  致富路上来了“领头羊”

  查干莫墩村是个牧业村,为了让牧民群众充分享受到国家的好政策,过上更好的日子,巴图孟克带领队员每天走访调研,了解掌握群众真实想法和意见建议,多次组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六位一体”工作会议精准把脉、寻医问药,带领群众走出了一条增收致富的好路子。

  定居点牧民房前屋后各有30亩饲草料地,但因为严重缺水长期撂荒。巴图孟克多次跑遍州、县有关部门,争取实施80万元总长6公里的加压滴灌项目,每户牧民年均可产饲草料近30吨,仅此一项节约支出近2万元。

  牧民孟塔已经60岁了,但仍然怀着一个强烈的创业致富梦——想要开办羊毛毡厂。为此,她自己投资陆续修建厂房,硬化路面,可还没投产,资金链就断了。巴图孟克争取派出单位支持,为她解决了2万元创业扶持资金,并代办经营所需的所有手续。厂子投产以来,不仅解决村民的羊毛销路问题,还为农村妇女提供就业岗位,带动周边群众共同增收致富。

  “认真干,就能把事情干好;用心干,就能干出一番事业来。说一千,道一万,最大的实惠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富裕的日子,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巴图孟克说。

[责任编辑:罗晓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