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时评】改进干部作风的一次大考

——扎扎实实开展好“结亲周”活动②

2017年12月13日 11:08   来源:新疆日报

  侯嫣

  干部作风怎么样,群众最有发言权。民族团结“结亲周”活动的开展,不仅是在“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已经取得良好效果基础上的再深入,更是深入改进干部作风的一次具体实践,是对全疆各级党员干部改进作风的一次大考。

  淮海战役胜利后,华东野战军司令员陈毅曾深情地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得民心者得天下。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无论是在革命、建设,还是改革时期,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密切联系群众当作优良作风,始终坚持把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作为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我们党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才能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夺取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加强作风建设,必须紧紧围绕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增强群众观念和群众感情,不断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作风建设作出全面部署。近几年来,通过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开展“学讲话、转作风、促落实”专项活动,新疆各级领导干部树立了正确的干事创业、为民服务观念,广大党员干部为民务实清廉,切实转变了工作作风,群众对干部作风的评价越来越好。我们欣喜地看到,在本次民族团结“结亲周”活动中,自治区政协机关的一名年轻党员,随身携带着一本《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她把领袖的故事当作生动的教材,督促自己珍惜“结亲周”这次锻炼提升、改进作风的宝贵机会;自治区妇联要求每位干部在结亲中做到“十个一”,其中包括为村民办一件好事实事、为贫困户提供一条好信息、撰写一篇心得体会等,为的就是让党员干部能在有限的时间里,竭尽所能发挥主动性,力求出成效、有实绩。这次“结亲周”里,广大党员干部如果都能怀着一心为民的真情,不折不扣地落实好密切联系群众、宣传教育群众的各项工作,群众自然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也自然会给干部作风给出高分。

  有人说,以问题为靶子,作风改进才能有的放矢。我们还要看到,有一些干部因为长期待在办公室,和群众感情不深,听不到群众的诉求、看不到群众的疾苦、体会不到群众的心情,工作当中仍然有“拍脑袋决策,拍胸脯保证,拍大腿后悔,拍屁股走人”的现象。如此,既不利于形成良好的干群关系,更不利于新疆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对新疆而言,干部转变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参加“结亲周”活动的党员干部在活动中时刻对照检查自己,向身边的模范榜样看齐,知不足而改之,推进作风建设取得新进步、呈现新气象。

  作风就是形象,作风就是力量。只有最大限度地赢得人心、凝聚人心,新疆的各项工作才能更好地打开局面,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才有扎实的根基。相信,随着民族团结“结亲周”活动的顺利开展,全疆各级党员干部都会经受一次党的群众路线的洗礼,并交上一份作风改进的优秀答卷。

[责任编辑:罗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