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钱袋子再鼓一点!这个村这么干

2018年01月09日 10:26   来源:最后一公里

  【编者按】为更好完成“访惠聚”工作,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各驻村工作队妙招连出。《最后一公里》推出专栏“访惠聚·智库”,介绍驻村工作队经验做法,分享深度思考,期待大家的投稿,投稿邮箱:qunzhong@188.com。博乐市安监局、科技局驻贝林哈日莫墩乡敖博恩塔拉村工作队脱贫致富经验贴。

  2018年,博乐市贝林哈日莫墩乡敖博恩塔拉村的村民们有一个共同的小目标:让钱袋子再鼓一点!

  2017年,博乐市安监局、科技局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为村民谋划出“工作队+合作社+贫困户”的产业种养殖模式,发挥“脱贫一户、带动一片”的作用,努力让敖博恩塔拉村脱贫“摘帽”。在工作队和村“两委”的带领下,村民们都觉得日子有奔头,脱贫有信心!

  《最后一公里》(ID:MqMsMx) 通讯员周秋丽 南海政报道

  鸡鸣而起 助力庭院经济

  每天清晨,都是敖博恩塔拉村村民黄力红的喂鸡时间,雷打不动。黄力红是主力,妻子在一旁打下手,看着吃得欢腾的小鸡,两口子憧憬着养鸡致富的美好未来。像黄力红夫妇一样,敖博恩塔拉村还有120户村民在自家庭院里养鸡。

资料图:黄力红的爱人清早起来喂鸡。

  2017年5月,工作队在入户走访时了解到,村里庭院经济发展缓慢,村民收入途径单一,尤其是家禽类动物较少。

  鸡苗的成活率达90%,大鸡一只能卖75元,小鸡一只能卖55元,鸡蛋每枚能卖1.2元左右。工作队分析后,认为养鸡是个脱贫致富的好办法。说干就干,工作队和村“两委”积极争取资金及爱心捐款,用募集的3万元为贫困户发放了6000只小鸡苗,并制作了鸡笼一并发放。据初步计算,到年底,每户贫困户养鸡的收益均可达到3000元。尝到甜头的黄力红非常高兴,2018年,他准备饲养1000只鸡。

工作队为村民发放鸡苗。

  鸡领上了还得养好才能卖好,如何科学喂养家禽?对村民来说并不容易。工作队协调博乐市畜牧养殖专家来村里进行技术培训,提供家禽防病疫苗,并请乡农技专干定期为养殖户进行技术指导。现在,养鸡致富已成为村民们发展庭院经济的首选。

  另一方面,工作队把产业扶贫作为贫困群众持续增收不返贫的举措,因地制宜引导贫困户在房前屋后种植葡萄、核桃等果树,大力发展庭院经济,既绿化美化了人居环境,又增加了家庭经济收入。

        葡萄园里 带来新希望

  “这葡萄长得真不错!”2017年夏天,每当工作队队员去查看村里葡萄园的长势时,都很期待葡萄的丰收。

整齐划一的葡萄园。

  敖博恩塔拉村之前以棉花种植为主,近两年,棉花的效益不比从前。工作队还特意前往毗邻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81团,参观考察葡萄的种、产、销、储全过程。看到葡萄高产量、高收益、低风险的特点,工作队和村“两委”反复讨论后,最终确定将葡萄种植作为敖博恩塔拉村调整产业结构调整的第一步,拓宽村民致富门路。

  “定了调整计划,但村民们觉得不放心,因为种植棉花很方便,大都不太情愿种其他经济作物。”驻村工作队队长、村第一书记谢谊说。

  村里要建葡萄园的消息,吸引了博乐市一家果业公司在此落户。企业进驻后,投资700余万元建成了集生产、加工、储存为一体的高标准氮气冷库,为葡萄挂果保鲜提供环境。经过严格的考察,工作队和村“两委”选择了具有早熟、脆甜、耐运输、抗病等优点的蜜尔脆葡萄进行种植。

资料图:葡萄园里的培训。

  这一系列行动吸引了5名村民加入了葡萄种植的行列,果业公司也为葡萄种植户们提供了技术支持,采取包销包储的方式,为村民致富提供平台。

  “听说村里想要调整种植业结构,种植葡萄,我第一个报了名,想为全村做个试点,引导其他村民加入调整种植业结构的队伍中。”村民吴小军说。

  驻村工作队还为村里信誉好、实力强的企业,在全乡率先推行企村联建工作格局。截至目前,各类企业已向工作队首批提供了2.7万元的帮扶资金,提高村民转变种植结构的积极性。

  “葡萄种植改变了敖博恩塔拉村单一种植棉花的历史,我们相信这是一个良好的开局。”谢谊说。

  线上线下相结合 实现多元化创收

  “小荧幕连着大市场,鼠标一点,一个生意就谈成了。”在村委会的办公室里,工作队队员正运用远程教育平台,通过手把手地教学,帮助村里的养殖合作社搭建互联网平台,组织群众开淘宝网店、做时髦“微商”,推动农特产品在线销售。

村民(右一)在接受电商培训。

  之前,村民何健原一家的收入来源为靠承包土地种植棉花,不是很稳定。在工作队的启发下,何健原开始尝试用微信售卖土特产,帮助村民售卖家养的土鸡增加收入。“以前我们只种棉花,现在冬天农闲的时候还能用手机卖网套、大米、土鸡等,收入增加啦。”何健原高兴地说。

  同时,工作队加强精准识贫,对村里的各类人才进行分类梳理、建档立册,并开展开展座谈会,把村党支部建成“乡土人才之家”,激发大家的积极性。

资料图:工作队和村民一起开劳务输出动员会。

  针对村里的40余名富余劳动力,工作队组织其一同外出务工,增加了不少收入。村民乔进波说:“工作队为我们提供就业机会,我们一定好好学习,掌握知识和技能,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参与家乡建设,共同奔小康。”

[责任编辑:崔导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