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工作能手】带着拳拳真心 俯身做村民“好公仆”

——记博湖县国税局驻乌兰再格森乡席子木呼尔村工作队队员艾买江 · 吐拉洪

2018年01月23日 11:07   来源:天山网原创

  天山网讯 博湖县国税局驻乌兰再格森乡席子木呼尔村工作队员艾买江 · 吐拉洪有着10年膀胱癌病史,经历大小手术11次,2014年、2016年、2017年三年驻村如一日,将自己的心血浇注在村里,结出了一心为民的累累硕果。

  带着浓浓乡情 主动请缨去驻村

  “艾买江,你咋想的,你是癌症病人!” “阿依古丽,我都报名了,你不要干‘拖后腿’的事。”

  2014年2月,在博湖县国税局家属院的一幢住宅里传来了艾买江 · 吐拉洪夫妇俩的争吵声,两人争论的“导火索”是“驻村”。当天艾买江所在的单位召开“访惠聚”驻村工作动员会后,艾买江当即报名,主动请缨驻村。这倒让局领导犯难了:“村里条件艰苦,你患膀胱癌十多年了,我们不同意你去。”

  “我从小在农村长大,我喜欢和老百姓打交道。我有农村工作经验,国家通用语言又好,下去开展工作需要我这样的人。去了村里,我可以多买些药带过去。”面对局领导的担忧,艾买江底气十足。

  对于艾买江的这一决定,妻子也提出了异议。可妻子也知道,艾买江内心认定了的事,反对也没用,只能千叮咛万嘱咐要他注意身体。有了家人的支持,艾买江将生活用品装进车里,毅然踏上驻村路。

  带着拳拳真心 俯下身子解民困

  “只要有艾买江大哥在,工作就好开展,我们心里也更踏实。”提起艾买江,同事们总是赞不绝口。

  驻村伊始,一些工作队员缺乏农村工作经验,加上语言沟通有障碍,因此不少工作便落在了艾买江的肩上。兼职国家通用语言授课、接待村民反映情况、跑办民生项目、调解邻里纠纷……即使再棘手难办的事情他总能想办法迎刃而解。

  从新布呼村到席子木呼尔村,艾买江能叫出每一位村民的名字,而村民提起艾买江也总会讲起一件件看似平常却感人的事:参与完成田间道路路口的平整,保障村民顺畅地拉运番茄、辣椒;帮助缺乏劳动力的吾力古丽联系务工人员和车辆,抢收番茄,并垫付车费;鼓励牙生 · 艾山重振信心,帮助联系承包荒地、种植骆驼刺,使他走上了勤劳致富的道路……

  艾买江的心里装着百姓,却常常忽视自己的身体健康。他总有忙不完的事,直到2017年10月的一天,艾买江骑自行车帮助买卖汗 · 艾海提老人找马,由于过度劳累,再倒在了路边的芦苇丛中……

  可艾买江在家里待了10天后,又回到村里,他说:“村里还有太多我没有干完的事,在房子里面躺着我怎么能舒服呢!”

  这几年艾买江因病多次住院。医生告诫他“不能再过度劳累了,否则病情会加重。”“忙可以治病。”艾买江这样回应。

  带着满满热情 春风化雨润心田

  艾买江是全县有名的民族乐器弹奏人,驻村后他格外关注村里的文化活动开展情况。他发现村里没有固定的文化活动场所,没有演出队伍,村民每天晚饭后就是在家看电视、聊天,农闲时节,更是整日无所事事。

  艾买江就想,如果能利用自己擅长的都塔尔、弹拨尔、热瓦甫、手鼓等乐器弹奏、表演技艺,为村里培养一支文艺队,把送文化变成“种文化”就好了。

  说干就干,艾买江一边多方奔走协调,为村里争取文化活动室项目,解决乒乓球桌、篮球架等体育设施和都塔尔、热瓦甫、唢呐、手鼓等民族乐器,一边把村里的“草根艺人”组织起来,成立“草根文艺弹唱队”和女子舞蹈队。

  艾买江带着这些“草根艺人”,通过“文艺+政策”“文艺+故事”模式,走进村民文化活动中心、农家大院、农村文化广场,打起手鼓、弹起都塔尔,妇女们也在欢快的乐曲声中穿上漂亮的裙子,跳起麦西热甫。假期里,他还积极组织村里返乡学生唱红歌、弹奏乐器,引导他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激发爱党爱国热情。

  村民艾克拜尔 · 尼牙孜在跟着艾买江学习乐器弹奏后,一改往日懒散的习性,白天努力工作挣钱,晚上练习乐器弹奏。艾克拜尔的父母感激地说:“艾老师不但教我儿子学本事,更教给了他积极的生活态度。”

  “很多人问我执意到村里是为什么?我还是那句话,能在有生之年为老百姓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是我最大的心愿。”艾买江的话语铿锵有力,他已将自己融入到席子木呼尔村之中,甘做村民“好公仆”。

[责任编辑:张赏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