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博物馆举行传统文化青少年研学课堂活动

2018年01月24日 19:02   来源:天山网原创

  天山网讯(记者范国斌报道)“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1月24日,一场别开生面的传统文化活动在自治区博物馆举行。

  “本次活动我们主要针对7至15岁的小朋友,其中还有一些3、4岁的小朋友,课程包含古诗词、传统礼仪、民族乐器、民族服饰、传统节日等部分,共吸引了50多名小朋友参加。”自治区博物馆社会教育部主任何小雪介绍。

  创新形式讲解《弟子规》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在现场,新疆天阳昆仑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谢净含,用讲故事的形式给现场的小朋友讲解《弟子规》。有的孩子还学着电视剧里的读书人摇头晃脑,言语稚嫩神情却极其专注,令人不由得会心一笑。

  “《弟子规》教育我们在家里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在外面谨言慎行、信守承诺。”小朋友们兴致勃勃,在家长们的陪伴下讨论、学习。

  谢净含介绍,《弟子规》认为品德包括孝、悌、谨、信、仁、爱等,并强调这些品德对于人发展的重要性。

  “《弟子规》不但继承和发扬了古代圣贤的智慧和美德,而且把孝亲尊长、诚实守信、举止文明、认真学习、人际交往等道德行为规范具体化、生活化,包含了大量做人的道德基本准则。”谢净含说。

  “孩子学起来特别有兴趣。”一位孩子的父亲告诉记者,这种讲故事的方法有利于提升孩子的学习兴趣,从中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传统音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人的爱好来自于兴趣,而人的兴趣又来自于心里。有一个高雅向上的爱好,是人生的一大幸事。”陪同孩子来参加活动的家长李晓告诉记者,孩子有了自己的爱好,可以在任何场合表现自己,从容、自信,从小就能感受一种别样的成功,对她的一生都有正面的影响。

  在活动现场,13岁的赵敏为所有小朋友弹奏古筝,优美的韵律让孩子们听得入神。

  谢净含介绍,让孩子接触古筝,是因为其音色好、外观美,并且容易学习。“它入门上手快,不会让孩子畏惧。而且古筝的音色,可以让人身心放松。”谢净含说。

  爱动是孩子的天性,贪玩也是孩子的特点。而让孩子自己去克服这个“毛病”不太容易。孩子们通过学习中华传统乐曲,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聆听,学会全神贯注,帮助他们从小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从小学习传统礼仪十分必要

  “吃饭时让老人先坐下;全家人围坐用餐时,大人不动筷子,孩子不能先动。”……在传统礼仪讲解中,谢净含不仅分享了居家礼、用餐礼、待客礼和访客礼等传统礼仪知识,还邀请小朋友上台,手把手教授采访礼仪知识,规范地做好点头、鞠躬、握手、指引等礼仪动作,小朋友们则认真地学习模仿,俨然成了一个个小绅士、小淑女。

  学生家长张萍告诉记者,春节她要带着孩子回老家,现在让孩子了解传统礼仪十分必要。“吃饭时不能拨弄盘子,翻拣自己喜欢的菜肴等等,这些起码的礼仪一定要告诉孩子,要不然会被别人笑话没有教好小孩。”张萍说。

  此次活动,自治区博物馆结合馆内特色,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小朋友认知中华传统文化,并在活动结束后为小朋友发放腊八粥,让大家感受到过节的欢乐气氛。

  “今后,自治区博物馆将按照国家教育部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放眼社会及自然等大课堂,将研学旅行、综合实践等作为青少年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的重要载体,增进学生对传统文化和节日魅力的学习和感知能力,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进一步丰富科学育人体系,充分尊重个性差异、鼓励多元发展,推进中小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更好地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何小雪说。

[责任编辑:崔导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