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与中国传统时间制度的现代转换

2018年02月18日 16:1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1913年7月,袁世凯利用了当时全国人民的强烈抵触情绪,颁令:“我国旧俗,每年四时令节,即应明文规定,定阴历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凡我国民都得休息,在公人员,亦准假一日。”同意春节例行放假,并于次年1914年起开始实行。这也是历史上第一次将农历新年命名为“春节”,现代春节也由此发端,但也从那时候起经历了一个并不短暂的摸索过程。

  袁世凯复辟以及北洋军阀的种种倒行逆施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奋起反抗。国民党北伐统一中国后,并没有吸取辛亥革命以来的教训,也没有反思为何会给袁世凯等反动势力以可乘之机,继续颁布命令,自1929年1月1日起,全国使用公历,同时废除旧历和禁过旧年。当时一些地方政府干脆采取了暴力,强行禁止春节中的一切庆祝游乐活动。为此,1930年12月28日,国民党政府还特地举行了“推行国历演讲大会”,甚至请出了学术泰斗蔡元培,发表“国历远胜阴历,各界应切实奉行”的演讲。直到1933年之后,这种有组织的活动才渐渐销声匿迹,民间新春庆祝活动又逐渐恢复了常态。

  中国共产党高度尊重中国人民在几千年来形成的文化传统,将春节视为在现代社会重新整合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顶层设计问题,并将农历新年文化中祭天祈年的节日因素赋予了现代文化内涵,激发了中国人民现代意识的觉醒,歌剧《白毛女》等一系列以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指引的文艺经典就是那个时代最好的明证。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同时,因为一年24节气的“立春”恰好在农历新年前后,故将阳历一月一日称为“元旦”,而农历正月初一被正式改称“春节”。这就有效的区分了阳历和阴历两种时间观念下的“年”,困扰了现代中国近半个世纪的“过年”问题,经过全体中国人民的不断抗争和摸索,终于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得到了彻底的解决。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迅速增长,春节等传统节日文化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现代春节所凝结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有效依托,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快捷途径,同时也是我国公共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现代春节已经发展成为全球中华儿女情感归属和身份认同的核心载体,它既根源于我国几千年来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也代表着进入现代世界以来中国人民追求自由和幸福的抗争求索,不仅仅是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内在要求,还直接关系到我国各民族大团结的长期和谐、稳定,更是新世纪以来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顶层设计中最为关键的核心问题。因此,为在世界范围内更充分的推行中华文化和谐共生的文化价值理念,大力弘扬已被重新整合为中华文化身份认同的以春节为代表的传统节日文化,将是一项继往开来的长期文化历史使命。

<<< 1 2 > >>
[责任编辑:李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