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郝伯贞:列车上度过19个春节

2018年02月24日 10:28   来源:阿克苏日报

  天山网讯(记者刘丽 通讯员杨小珍报道)2月16日是大年初一,记者在阿克苏火车站见到53岁的列车乘务员郝伯贞时,由他和库尔勒客运段杭州一组同事们担当乘务工作的K595次列车从杭州车站刚返回阿克苏。经过近10小时的休整后,准备于当日18时14分踏上阿克苏至乌鲁木齐的新征程。

  “我们这趟车从乌鲁木齐出发至阿克苏,再从阿克苏至杭州。抵达杭州后,再原路返回乌鲁木齐,前后一共10天。”郝伯贞说,由于是春节,为了给旅客营造年味,大伙提前3小时就上岗,在列车餐车上贴对联、贴窗花、挂中国结,营造了喜气洋洋过新年的氛围。

  除了装饰车厢外,郝伯贞还和同事们商量着“列车春晚”的节目。不一会,乘务员们先后演唱歌曲《欢乐中国年》、表演舞蹈《欢乐的跳吧》等节目,和旅客一起互动过大年。

  “由于工作原因,我们没有机会陪伴家人过年,只能在休班时陪陪家人,可我们仍要为旅客营造新年的氛围。”郝伯贞说,今年是他服务春运的第33个年头,也是他在列车上度过的第19个春节。

  趁着休息空挡,郝伯贞向记者讲述了他33年来服务春运的故事。因父母都是铁路职工,1985年,郝伯贞毕业后就成了乌鲁木齐火车西站的一名钩车手。1990年,他开始从事列车客运工作。

  虽说客运工作很辛苦,但郝伯贞觉得车厢硬件设施和旅客乘车环境比20多年前好很多。“以前都是绿皮车,冬天取暖只能靠水暖,用水也特别困难,遇到缺水时无法洗脸、冲厕所。除了硬件条件差,车厢还很拥挤,一节车厢就塞200多人,有时挤得门都打不开,最后上车的旅客只能从窗户爬进去。”郝伯贞说,现如今,车厢有了窗帘、WiFi、不间断热水、空调、茶炉间,环境得到极大改善,速度也提升了很多。“以前从乌鲁木齐到北京需要3天3夜,现在只需要31个小时,运行时间比以前缩短了41个小时。”他说。

  最让郝伯贞难忘的,是突遇大风、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有一年,我们的车停在鄯善至哈密之间,大风卷着沙石把玻璃都砸烂了,绿皮车被砸得露出了红色的底漆。我们的车停了一天,乘务员利用停车间隙拿纸板堵住窗户,保证旅客安全。”郝伯贞说,遇到突发情况,旅客的情绪容易激动,乘务员不能和旅客发生争执,水和食物要先供应给旅客。

  由于工作原因,郝伯贞出车时,很少有机会陪伴家人,就连父母去世时也没能陪在身边。即便如此,郝伯贞仍然热爱自己的工作。

  去年12月28日,乌鲁木齐至杭州的K596/3、K594/5次列车运行区段调整,改为阿克苏至杭州,一趟往返下来有11890公里,途经7个省。“作为全国往返运行里程最长的列车,我们每一班值乘都是10天,车次变换8次,相当于两个万里长征。一个往返要停109个站,也算全国最多的吧。”郝伯贞说。

  33年的工作经验,让郝伯贞练就了非凡眼力。“我们打扫卫生的时候,要尽可能记住每个旅客的特征,尤其是列车出疆后,不少旅客开始打盹,我们及时提醒他们别坐过站。”郝伯贞说,超长距离、超长时间的乘车,旅客容易疲惫,尤其是出了嘉峪关后,旅客精神状态愈显疲惫,列车上就会多播放些轻松的音乐,列车员也会更多地与旅客交流,缓解旅客长途乘车的精神压力。除夕夜,我们餐车还会准备饺子。

  “看到旅客平安回家,我们的付出也有了价值。今天是大年初一,我们的车刚好停在阿克苏火车站,趁着休息的间隙我还能和家人在视频里团聚,总比在半路上没信号强太多。”郝伯贞说,

  记者手记

  春节,对大多数人来说,意味着团圆。对于列车乘务员来说,却意味着更加忙碌。当记者感慨列车乘务员工作辛苦时,郝伯贞却觉得送旅客回家这份工作很有意义。“我们的乘车环境越来越好,车速越来越快,我特别知足。虽然辛苦,但这份工作总要有人来做。”他说,每当看到旅客回家途中兴奋的神情,他觉得一切都值了。

[责任编辑:崔导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