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3月03日 12:55 来源:阿勒泰新闻网
天山网讯(阿勒泰日报记者杜鹏飞报道)2017年,福海县解特阿热勒镇托夏勒乌依村的村民在行署办公室驻村工作队和派出单位的协调下,打芦苇卖给造纸厂,实现了增收。
村民叶尔兰别克拿到工钱后喜笑颜开。“工钱一日一结,效益立竿见影,感谢工作队的大力帮助,只要努力,我们也能过上好日子。”叶尔兰别克说。在农历新年的20多天里,与他一起打芦苇的10多名村民,人均实现增收5000元。
托夏勒乌依村是2017年福海县脱贫攻坚重点村,如何改变现状,帮助村民拓宽致富门路、甩掉贫困“帽子”是摆在工作队面前的难题。
驻村伊始,工作队走访发现,受语言、习惯等因素影响,不少村民宁愿守着家里的一亩三分地勉强度日,也不愿外出务工。一些村民的名字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出现在“低保户”和“贫困户”的名单上。
“我们紧紧围绕‘1+2+5’目标要求,立足村情实际,量身定制脱贫攻坚推进方案,帮助村民早日脱贫致富。”托夏勒乌依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何强介绍说。
村民杰恩斯·达吾列提家中有5口人,3个孩子都在上学,30亩耕地是他家的主要经济来源。2016年,驻村干部在入户走访中了解到杰恩斯·达吾列提家的情况后,积极帮助他联系施工队,安排他在家附近的工地打工。
“感谢工作队帮忙找的这份工作,我不仅能就近赚钱,还能照顾家庭、管理地里的农作物。今后我会更加努力,通过勤劳的双手提高生活质量,早点脱贫致富。”杰恩斯·达吾列提说。
“我们协调施工单位就地吸纳本地富余劳动力,让牧民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同时对有创业愿望的牧民在资金、技术等方面提供帮助。希望通过我们和村‘两委’班子的共同努力,帮助村民找准致富出路,最大限度地为村民办好事实事。”何强说。
在工作队的协调下,2017年托夏勒乌依村实施了电力设施改建、防渗渠建设、滴灌项目等,解决了当地种植灌溉用水不足的问题;围墙改造、巷道硬化、垃圾处理等项目也陆续完成。
如今的托夏勒乌依村,一条宽阔笔直的马路横穿村落,整齐划一的安居富民房排列在道路两侧,色彩鲜艳的彩绘文化墙讲述着民族团结的故事。夜幕降临,漂亮的路灯照亮了村民们的归家路,托夏勒乌依村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