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中民:我首先是医生,然后才是院长

2018年03月04日 17:03   来源:科技日报

东方医院刘中民院长(左二)正在为患者进行手术

  东方医院的崛起很传奇:20多年来,相当于县级医院规模的东方医院,一跃成为浦东本土一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也是上海市发展的三甲医院。改革、创新、突破,东方医院的发展深深印刻着刘中民的性格特征。

  在不久前的东方医院心外科年会上,院长刘中民再一次呼吁:未来3—5年,颠覆传统医疗领域的机会就在干细胞!东方医院要率先在干细胞产业的“南极”大陆上插上中国国旗!

  豪情万丈的背后,是刘中民的无奈:不要说普通民众,就是这些离临床最近的年轻医生们,很多人都不了解干细胞产业对中国医学的意义。

  “我从学医时就追求创新,创新就会有风险,尤其医学上的创新,一定难免风险。”刘中民吸了一口气,感慨地说,“我们中国医生还缺少创新意识,至今尚无一种疾病、一个手术器械或手术名称是用中国人的名字命名,更不用说重大设备和技术了,作为一个中国医生的确应为此汗颜。”

  1998年,刘中民在德国心脏中心进修,接触到了“人工心脏”技术。借助机械辅助循环系统,能够帮助终末期心脏衰竭的病人延续生命,也能够为心脏手术后难以脱离体外循环的患者提供短期心脏支持。但人工心脏造价昂贵,手术和后续支持也要求极高,因而在国内还未能开展此项技术。回国后,刘中民将这项技术带回了医院,受到国内外同行的瞩目。

  2006年,关于东方医院涉嫌用人工心脏进行人体试验的事件引起各方热议,对刘中民也有很多怀疑和非议。刘中民百般苦涩:这样的病人,如果不做人工心脏支持,大多活不了一天,但有谁能够并愿意理解抢救生命与承担责任之间的孰轻孰重呢?即便如此,2006年12月,压力最大的时候,刘中民依然在新疆乌鲁木齐为当地贫困农牧民进行慈善手术,3天时间完成了10台高难度心脏手术。

  从刘中民当年开博客澄清的文字中,依然可以感受到当时事件带给他的冲击。他不谈事件对于自己的伤害,只是想不通:为什么有人会将治病救人当成社会新闻?还不遗余力地用外行人的想象力来杜撰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

  “说人工心脏是‘创新’,真是高抬我了,说明当时国内对什么是医学创新并不了解。”刘中民说,事实上,人工心脏在国外已经很成熟,是救命手段。但是我国医疗界很多人缺乏对它的了解,更不用说媒介和老百姓。接受心肺移植手术的患者往往都已处于病情的终末期,选择手术是他们最后一线生机,却也意味着决定手术的院方和主刀医生将承担巨大的风险和压力。

  明明就是治病救人的技术,怎么就凶猛如虎了呢?最让他耿耿于怀的是,“这次风波阻止了研究的发展和进步,让中国人工心脏的研发、创新至少延迟了10年,大家都不太敢做了。”

  一位学生在博文中描述刘中民:“他躬逢其时,人生轨迹共振于浦东开发的历史,他用尽了心思拖着医院往前走,走得太快,很多事情就成了创新。科研、临床、管理、教学设系都要创新,连进个设备他都要进别家医院没有的。他永远要做排头雁、领头羊、拓荒者。这样的人,在中国的文化土壤里,不遭人非议怎么可能。”

  即便非议再多,刘中民对创新发展的执着也未曾动摇丝毫。

  2012年底东方医院南院开诊之前,位于浦东陆家嘴金融区黄金地带,东方医院本部院区只有一座大楼,一直被称为“中国最小的三甲医院”。即便如此,刘中民还是拿出一层楼专门用于转化医学研究,把赚钱的病房改为亏钱的实验室,甚至一度招致利益受损的科室主任的坚决抵制。

  “去领奖的和被杀头的一定是同一个人。”对于开展干细胞研究,有学者开玩笑说。但刘中民不畏险阻,一往无前。他屡次强调:“我首先是一名医生,然后才是院长!”即使是牺牲医院眼前的利益,只要是真正对病人有希望、有效果的技术,刘中民都愿意花时间和经历去探索。

  当院长和医生的身影重叠到一起,刘中民坚信,肩负张江干细胞基地建设使命的东方医院,必将借助上海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东风,改变中国未来干细胞产业的格局。

[责任编辑:张雨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