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3月06日 15:58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3月6日电 化肥工业作为建设现代化农业的重要支撑,是粮食安全的根本保障,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但当前化肥产业面临着产能过剩问题日益突出、产品结构不合理、农化服务能力不足、技术创新能力和节能水平仍待提高等问题,造成了化肥产业对夯实农业生产能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支撑能力相对不足。
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缓控释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金正大生态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万连步表示,今年全国两会他提出了一份关于深入协作推动化肥行业供给侧改革的建议。在当前的形势下,化肥产业只有上下游携手合作,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能为行业解决现有矛盾、突破发展瓶颈、实现转型升级找到出路。
据了解,去年,万连步等十位全国人大代表联名提交了《关于联合协作推进化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建议》。建议提交后,得到了工信部、环保部、农业部等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工信部等相关部门在化肥工业绿色发展、智能制造等方面启动了试点示范和专项研究工作,并在严控新增产能、推动国际产能合作、推动化肥使用量零增长和优化施肥结构方面做了一系列推动工作。
此外,去年12月,财政部发布的《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2018年关税调整方案的通知》明确在2018年适当降低三元复合肥、磷灰石等产品的出口关税,其他原料和其他肥料进出口关税政策继续实施2017年暂定税率等。这些举措极大地促进了化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
万连步建议,进一步完善化肥产业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加快落后产能淘汰。以政府委托行业协会的形式,加快制定准入门槛,制定科学系统的技术系列,提供权威的技术准入清单,以此作为核准新项目、评估老项目的关键指标之一,也将其视为政策区分“支持发展”“提升优化”“淘汰落后”的重要评判依据,以科学指引产业创新发展,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万连步认为,当前新型肥料产量当前占整个肥料产业的比重仅为10%左右,但新型肥料在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中已经充分彰显出无可比拟的活力和潜力。建议出台优惠政策,成立专项基金,对新型肥料领域的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给予政策护航和资金支持。国内土壤污染防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凸显,可以探索将土壤调理修复剂产品及技术纳入国家新材料产业序列作为这项工作的突破口,再逐步向其他成熟的大类品种扩散,成熟一类增补一类。
万连步强调,鼓励以问题为导向,加快高效、生态、节水、保地的优质功能性肥料的研发、生产和推广,对企业在研发配套资金、产品生产、运输、税收等方面给予多方支持。建议新型肥料可以在一定时间内实行税收减免;通过提供专项资金和税费优惠等措施,促进产、学、研、用各方联合协作,共同开展技术攻关;改革新型肥料登记制度,对业内各方面资质较高的骨干企业实行“一企一证”,简化登记手续或免于登记,破解“一品一证”管理带来的登记成本高、周期长等问题。同时建议加快制定新型肥料的相关标准体系,为技术和产品创新、新型肥料使用、市场监管等提供参照指引。
万连步说,当前,农业生产性服务需求大、要求高,肥料企业开展农业服务,大多采取示范带动的方式,通过示范连点成片。建议对于经过验证测评的示范成果,主管部门可主导大范围推广应用,并设计出合理的利益分成机制,让主导示范的化肥企业在推广普及阶段也能有所获益;同时,对化肥企业在农化服务方面的创新实践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针对各种来源于农业实际、服务于现代农业发展的具有特色的农化服务创新活动,可以通过税收减免、资金奖补等方式鼓励化肥企业开展此类活动。鼓励支持有实力和技术优势的化肥企业进行土壤调理修复、耕地质量提升;从资金、政策、项目等多方面,引导支持化肥企业向农业产业链的终端延伸,培育农化一体的“大农业”发展业态,打通肥料和农业的产业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