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3月10日 12:07 来源:科技日报
“国家科技投入要向民生领域倾斜,加强雾霾治理、癌症等重大疾病防治攻关,使科技更好造福人民。”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多项有关民生问题的改革和要求,回应了诸多民生关切。
近年来,中国在科技领域取得的诸多重大成就和突破让世界惊叹,让国人自豪。这些重大工程、重大科技项目反映了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也为我们的国际形象和地位增色不少。但与此同时,我们仍不得不面对这样的“尴尬”——科技进步了、国家富强了,在某些民生领域却仍存在这样那样的短板。理性而言,这些“尴尬”不能简单地解读,但这并不妨碍我们读懂类似问题背后的潜台词:当我们不遗余力地向高精尖技术迈进的同时,能不能在那些更贴近人们生活、更可能惠及普通人的科研工作上多下些功夫?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能不能让百姓有更多获得感?
实际上,这本不是什么矛盾,而是可以相辅相成。就像复兴号动车组的研发和投入使用,一方面实现了完全自主知识产权,领跑世界;另一方面让国人出行效率更高,出行体验更舒适。我们当然应该在诸如大国重器、大国工程上继续投入资金和方方面面的力量,但也要正视、重视民生领域科研工作的价值和意义,二者不可偏废。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医疗条件更好,雾霾更少、蓝天更多,尽早找到走失或被拐的孩子,食品标准更高……这些都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都需要靠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去争取和实现。
在这样的现实语境下,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国家科技投入要向民生领域倾斜”,恰恰是回应了百姓的期待和诉求,在科技助推国家发展、强大与保障民生福祉之间作出合理的调节。这是对相关科研单位提出的要求,也是未来科技投入、科研工作的风向标之一。
事实上,对有些民生问题的解决,已经在践行这种加大科技投入、增加科技含量的理念和原则。比如,在“打拐”问题上,公安部2016年5月上线了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团圆”,可通过微博等新媒体及高德地图等移动应用APP,向儿童失踪地周边人群推送失踪儿童信息——运行一年找回失踪儿童1274名;在各地的降尘减霾工作中,地方科技部门牵头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企业合作,开展科技治霾关键技术攻关,研发治霾产品和装备,多功能雾炮车、汽车尾气净化装置等被推广使用;河北塞罕坝坚持科技兴林,内蒙古库布齐推动科技治沙,荣获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地球卫士奖”……更不用说,移动支付、网购等“新四大发明”正改变、普惠着人们的生活。
科技在改善民生方面的作用不言而喻。我们期待也相信,在“国家科技投入要向民生领域倾斜”的指引下,改善民生的速度、效率进一步提高,老百姓的衣食住用行尽快迈上新台阶,美好生活触手可及,公众科技获得感不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