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委员畅谈改善民生(政协记者会)

2018年03月11日 12:03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3月10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三场记者会在北京举行,5位全国政协委员就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答记者问。

  -保卫蓝天靠三调整

  “从全世界治理的情况来看,大气污染治理从来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它有一个过程和自身的规律。”环保部副部长、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黄润秋委员表示,下一步大气污染治理关键在三个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一是产业结构。污染来源是排放。如果不在产业结构上做根本的调整,从根本上治理大气污染还是一句空话。二是能源结构。要改变偏煤能源结构,坚持把重点地区的煤炭消费总量控制下来。三是交通运输结构。要提高铁路货运比例,对重卡的超标排放严加管控,实现区域的联防联控。

  -学前教育要补短板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欧美同学会副会长刘利民委员介绍,7年时间,我国学前教育三年普及率从50.9%提升到了79.6%,这是一个历史性的巨大成就。不过,“学前教育仍然是教育体系中的短板和弱项。”“既面临着规模发展,又面临着提高质量的问题。”

  未来一个时期怎么发展?刘利民给出了12字建议,即扩资源、增普惠、强监管、提质量,具体包括增加或拓展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增加学前教育投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快立法进程;加强对幼儿园的监管等。

  -企业扶贫聚集合力

  在脱贫攻坚战中,企业是一支重要力量。在谈及企业扶贫经验时,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委员说:“目前,我们国家还有3000多万贫困人口,有8万个贫困村,有2500多万民营企业。如果每300家企业当中有一个企业去帮一个村,就可以实现村村有企业帮扶,就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社会帮扶的力量。”

  -基层医疗化解看病难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下大力气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难题。在北京大学医学部党委书记刘玉村委员看来,城市里的大医院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基层医疗体系建设也很重要。

  “怎么能够解决看病就医的方便问题?一定要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有签约医生,有家庭医生能够提供最便捷、最直接的服务。如何加强基层医疗体系的建设,把设施盖好,培养足够的家庭医生,这是我们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大问题。现在政府部门也在花大力气,我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基层医疗机构服务体系就健全了,老百姓看病就会越来越方便。”刘玉村说。

  -创业创新成功有道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社会大潮。对于青年人创业创新,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刘强东委员给出了建议。

  刘强东认为,一是要做有价值的事情。只要你的商业模式能够解决行业问题或者社会某个痛点,最终一定能够成功。二是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新时代更加强调正道成功。三是坚持。

[责任编辑:李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