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湾:“老三件”的爱

2018年03月18日 11:08   来源:伊犁日报

  天山网讯(通讯员王胜亭报道)说起“老三件”,相信很多上世纪40到60年代的老人感触颇深,每每想起那段蹉跎岁月,既遥远又亲切。缝纫机、自行车和手表是那个年代的骄傲,也是时代的见证,见证了老一辈人勤劳致富、勤俭节约、永恒的爱情,现在这些宝贝已成为故事,成为新疆沙湾县乌兰乌苏镇头浮村老一辈人的思念。

  缝纫机的爱情

  闲暇之余,工作队队长徐春兵在头浮村村头和村民们热聊时得知,这个村里90%的村民家有缝纫机、自行车和手表3样宝贝,村民都叫它“老三件”。

  村民刘志孝大爷告诉我们,其实也不是什么宝贝,就是年代较长的“三大件”,手表、自行车和缝纫机是那个年代结婚时必不可少的东西。

  村民黄秀芬今年76岁,走访中在她家我们看到一台缝纫机,这是老人最宝贵的东西,虽然闲置在角落里,但老人每天都会按时给它“打扫卫生”。

  提起这台缝纫机,黄秀芬老人打开了话匣子。七八十年代,衣服全都是女人们自己裁制,鞋子等也是自己做。早年她也是村里的才女,绣花、缝衣服、做鞋子样样都会,家中老少的穿戴以及绣花的门帘、枕套、布鞋等均出自她一人之手,有时还帮助乡亲们做鞋和衣服。现在黄秀芬老人虽年逾古稀,但仍然做全家老小的绣花鞋垫,勤俭持家的优良传统仍然保持着。

  这台缝纫机跟随老人50多年,现在已经退居二线,老人舍不得扔,因为这是她结婚时的嫁妆,它象征着勤俭、象征着家和、象征着大爱,见证着时代的爱情。

  自行车的爱情

  “哟,这车现在还有!”徐春兵好奇地上去细瞧。在邻居杨志军家的角落里,他发现了一辆落满灰尘的永久牌自行车,已有40多个年头,是老古董了。2月25日,工作队在入户时发现。

  “这车过去是最好的交通工具,这辆永久牌自行车,在那个年代非常有名,质量非常好,这也是我和老伴爱情的见证。我已经骑了40多年,现在还能骑。”老人的回答不仅勾起了自己对当年骑永久牌自行车的美好回忆,更让我感受到了一位老人永恒的爱情和勤俭持家的优良传统。

  “那个年代,谁能骑上这种自行车,谁好像就有了身份似的,最时兴‘三转一响’,自行车就是‘一转’。那个年代,结婚都要有缝纫机、自行车、手表和录音机,当时我家条件不好,买自行车的事就被搁置了。这件事在老伴的心里一直是个疙瘩。1975年10月26日,我拿出积攒了多年的240元钱,托人从县城买回一辆永久牌自行车。这天刚好是我和老伴的结婚纪念日,就这样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风雨同行、相亲相爱,一直坚守到白头。”杨志军老人说。

  “现在好多人都有了小汽车,农民出行都是开车,你为何还骑这种老掉牙的自行车?”徐春兵问。

  杨志军指着自行车说:“我不是买不起小汽车和摩托车,我是觉得这老式永久牌自行车质量好,与我有几十年的感情,既怀旧、又环保、又健身,只要还能骑,我就会不离不弃,继续骑下去。”

  驻村让我在乡间路上碰到看到梦中出现的永久牌自行车,真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一段缘分,也是老人爱情的见证……难忘啊,永久牌自行车!

  手表的爱情

  曾经辉煌一时的“老三件”历史不会被忘记,走过50多个春秋,饱经风霜,几度浮沉,在时代的表盘上勾勒出清晰的轨迹,在头浮村老人们的记忆里,还有着光影追溯。

  杨志新是村里的老住户,已年过花甲,至今仍保存着甜蜜爱情的见证——手表。杨志新说:“这块手表是结婚时送给老伴的定情之物,也是当时家中最值钱的东西,结婚后一直没舍得戴,至今一直保存完好。每每看到这块手表,总会勾起当年甜蜜美好的回忆。”说完这话,老人呆呆地坐着陷入沉思。

  杨志新的老伴已经去世多年,但他依然保存着这块手表,定期会对手表进行擦拭,保持一尘不染,对表的爱犹如家珍。“虽然老伴走了多年,只要守着这块表,就坚守着那份永恒的感情,我就没有忘记她。”杨志新说。

  在那个年代,国家实行的是计划经济,许多商品都是凭票供应,有了钱,还得想方设法去搞票,搞到票才可以买到东西。当年结婚时,除了一块上海牌手表,老伴什么要求都没有提,即便是这么简单的彩礼,全家也勤俭节约、省吃俭用了一年。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自行车、缝纫机和手表这些曾经让一代人倍感骄傲的“三大件”,早已变得不再稀奇,“老三件”不断被“新三件”替代,“老三件”已成为记忆,成为家里的摆设。手提电脑、液晶电视、家用汽车等“金三件”,已成为老百姓生活中的必需品。看着“三大件”的变化,让我看到了祖国改革开放40年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

  如今“老三件”已是历史,缝纫机、自行车和手表就变成了一种文化,一种爱情符号,一种传承延续。

[责任编辑:崔导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