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3月23日 16:47 来源:天山网原创
天山网讯(通讯员杜鹏飞 丁静报道)自富蕴县政府办公室驻喀拉通克镇克孜勒库都克村“访惠聚”工作队开展驻村工作以来,先后成立了“蔬菜大棚”、“新农村建设”、“夕阳红”三支特色功能党支部,发挥了当地致富能手,劳务带头人,老党员模范先锋作用,形成了“覆盖全村、各具特色”的示范模式,凝聚了人心实现了村民的增收致富。
“蔬菜大棚党支部”带动农户增收致富
3月21日,富蕴县喀拉通克镇克孜勒库都克村的蔬菜大棚里春意盎然。正在大棚里忙活的村民蔡江说:“这几年在工作队和村干部的帮助和指导下,我家的大棚蔬菜收益良好,一个棚一年有2万元左右的收入。今年我打算尝试种植村里‘蔬菜大棚示范园’里的紫豇豆新品种。”
为带动村民脱贫致富,工作队与村“两委”班子积极引导村民发展传统产业,建设蔬菜水果大棚43座,聘请农业专家开展种植培训,邀请农业技术人员蹲点驻村,对150名村民进行现场示范指导,成立“大棚蔬菜党支部”,采取“支部+协会+农户”的模式,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
克孜勒库都克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许宣涛说:“示范园就是要通过党员示范做给村民看,带着村民干,通过种植新品种、引进新技术,让村民看到致富的路子,同时也让党员在示范中得到锻炼和成长,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新农村建设党支部”助村民适应新生活
“大姐,定居房子建得漂亮,咱们啊还要讲究生活质量,家里卫生要搞干净。院子里的塑料瓶、废纸箱要放到垃圾收集点才行啊。”从2017年起,每天傍晚,克孜勒库都克村总有二三位走门串户的“客人”,见到谁家的垃圾没有清理院落不干净整洁,走饭的“客人”们就会善意提醒下,这些“客人”是克孜勒库都克村“新农村建设党支部”的成员。
他们不仅维护村落环境,还担负着村里的矛盾纠纷调处工作。村里的群众十分信任他们。“当初要不是‘新农村建设党支部’的党员们来我家帮忙调解,到现在我家门口巷道硬化的问题还没解决呢。”提起这些支部党员们村民张清华充满了感激。
同时,为使大家养成讲卫生、爱环境的习惯,‘新农村建设党支部’还每月开讲一次卫生健康教育课,培养村民的卫生习惯。
“夕阳红党支部”把工作做到百姓心坎里
3月18日傍晚,克孜勒库都克村的大喇叭响起了欢快乐曲,伴随着音乐,村民们来到了村委会。在胡国范老人指挥下,村里的红歌腰鼓队队员们换上了演出服,一场具有浓郁乡村特色的社火活动拉开了序幕。
这些演员们都是克孜勒库都克村“夕阳红党支部”的成员,该党支部成立后,广泛吸纳民间艺人,在民族团结、政策宣传、文化引领等方面显现了作用。红歌腰鼓队由最初的几个人发展到几十个人。如今,当红歌腰鼓队进行演出时,总会吸引大批的群众前来观看,红歌腰鼓队拥有了自己的铁杆“粉丝”。
除了红歌腰鼓队外,“夕阳红党支部”的宣讲队、秧歌队、舞龙舞狮队也在便民服务中扮演重要角色。支部的老党员们纷纷利用自己的特长,开展了十九大精神、惠民政策、民族团结等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还创作了《五谷丰登中国年,十三亿人民笑开颜》《从住房看变化》等文艺作品,赢得了广大村民的认可和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