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河县:劳务输出品牌化 农牧民致富笑开颜

2018年03月23日 16:47   来源:天山网原创

  天山网讯(通讯员秦建敏 高一报道)近日,青河县审计局、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室联合党支部驻阿热勒托别镇沃巴特村“访惠聚”工作队驻村工作队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入手,因村施策,精心打造品牌化劳动力转移,不断拓宽增收致富渠道,带领各族群众共同踏上小康路。

  联户承包实现增收

  “巴大哥,你家50亩土地,一年的承包费就是27500元,承包出去后,田地务工每天工资80元,一个月下来就是2400元,农闲时节还可以出去打工,比自己种地要划算多啊。”沃巴特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叶斯波拉提 · 巴依哈达木帮着村民巴合提算起“经济账”。

  沃巴特村现有人口317人,耕地面积2300亩,村民只依靠种地,收入较低。为了增加村民收入,工作队通过资源整合,将村里1100亩耕集体承包出去,使全村60%的劳动力从田地里转移出来,组成建筑队、运输队,妇女成立农事合作组织,进行家庭特色养殖,实现了一举多盈。

  “从前我们种地,一年到头收入不过两三万元,今年我把地承包出去,和媳妇放下心去打工,收入比从前多了一倍。”村民巴合提说。

  双向需求稳步就业

  “我会电焊和汽修,今年四月份的时候就可以外出务工了,您看看我适合干什么?”3月19日,青河县阿热勒托别镇沃巴特村村民马孝强来到村委会咨询。工作队员详细登记了马孝强的个人信息和求职意愿后,在用工企业数据库里进行筛选,马孝强的求职意愿符合县城内一家汽车修理店的用工需求,随后工作队员与汽车修理铺的老板联系,不到一个小时,马孝强就找到了一份满意的工作。

  沃巴特村土地承包出去后,成为全县人数最多的劳动力输出地,驻村工作队通过打造“沃巴特村劳务品牌”,与县域及周边各用工企业衔接,搭建服务平台,实施劳动力的“订单式”输出,引导务工村民由原来的自发性、临时性向有组织、长期性转变。

  “建立‘双向数据库’,减少了农牧民群众外出务工的盲目性,能快速转变角色走向工作岗位,村民满意,用工企业也满意。”驻村工作队队长叶斯波拉提说。

  补齐短板再促增收

  “阿斯别克大哥,最近工作怎么样?有没有什么困难啊?”为了及时了解外出务工人员动态,工作队队员和村“两委”每周与务工村民电话交流,建立外出务工信息登记台帐,详细记录外出务工人员基本信息、外出时间、回访情况等内容,做到出村不脱管,加强与外务工人员的服务和联系。

  马立平是沃巴特村一户普通村民,一直在北屯市打零工,工作队员通过电话回访,了解到马立平想掌握一技之长,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工作队将文化程度低、无技能特长的务工人员建立技能需求信息库,按照村民想学的技能进行分类,采取“送技下乡”的方式大力开展专题技能培训。现如今,马立平通过参加技能培训掌握了汽车维修技术,在青河县平安修车公司当维修工,每个月收入达到7000余元。

  马立平说:“工作队就是我们的主心骨,他们时刻关心我们外出务工人员的情况,遇到难事就和他们说一说,心里觉得很踏实,干活的劲头更足了。”

  “农牧民在转移、培训、就业过程中,稳定性较低,工作队要做好引导和服务工作,确保农牧民出的去,稳得住,能赚钱。”叶斯波拉提说。

[责任编辑:张雨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