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惠聚】当幸福来敲门……

阿依布拉克村“访惠聚”工作队走入困难家庭办实事办好事

2018年04月19日 10:43   来源:新疆经济报

  核心阅读:原本只是对一位老人、一个家庭的一次普通活动,如今成了针对村级弱势群体和困难家庭的一项长期工作。乌恰县委办公室驻村工作队队员从日常点滴做起,给30位空巢、独居、孤寡老人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帮助,为老人们带去关爱、欢乐和温暖。

  新疆经济报讯(通讯员刘维 赵涛报道)现在,乌恰县黑孜苇乡阿依布拉克村的村民们,提起自己的村子时都会情不自禁地说:“我们村就是一座幸福村!”

  每天,村里30位空巢、独居、孤寡老人的家里,都会迎来驻村工作队的队员,随着“笃、笃、笃”的敲门声响起,幸福也随之传递到村民们的心坎里。

  清早响起敲门声

  3月10日清晨10时,村里团结小区84岁的老人马热西 · 木热塔力刚刚起床不久,敲门声便响了起来。听到敲门声,微笑立刻挂在了老人的脸上。“马热西大妈在家吗?”门外传来一个温柔的声音,老人边向门口走边高兴地问:“是小杨来了吧?”“是的,大妈,我来看您了!”

  老人说的小杨是乌恰县委办公室驻村工作队队员杨艳,打开门后,两人很是亲热,房间里立刻充满了欢声笑语。

  老人的孩子平时工作忙,无暇照顾她,了解到这个情况后,杨艳每天来马热西老人家一趟,为老人梳头揉肩,做些好吃的,清洗换下来的衣服,打扫屋里屋外的卫生。

  杨艳所做的这项工作,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幸福来敲门”。

  关爱行动再升级

  乌恰县委办公室驻村工作队队长吴学平介绍,之所以会有“幸福来敲门”活动,还要从村里的一位老人说起。

  今年74岁的居民古丽逊 · 吾肉孜阿洪,老伴很早就去世了。她有两个女儿和1个儿子,大女儿患有先天性小儿麻痹症,生活不能自理,一直由老人照顾,小女儿远嫁他乡,难得回来一次。唯一的儿子也离婚了。当年,为了凑够丈夫的住院治疗费用,她变卖了家里的所有牲畜,家里的条件一直不是很好,主要生活来源仅靠她和大女儿两个人的低保金维持。

  2018年1月,乌恰县委办公室驻村工作队在入户走访时,了解到老人家里的情况后,当即决定要对老人开展长期的帮扶计划。

  工作队队员们不仅帮助老人整理了凌乱的家,储备了足够的食物,还为老人购置了燃气灶、洗衣机、抽油烟机、热水器等价值3000余元的生活必需品。除此之外,还针对帮扶工作开了研判会议,对帮扶工作进行了合理有效的分工,制定了定期到老人家里走访的排班时间表。工作队副队长古丽哈依尔 · 吐尔洪主动要求对口帮扶老人,并为这个活动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幸福来敲门”。

  在工作队的帮助下,古丽逊老人一家的生活逐渐好起来,大女儿的身体也因生活条件的改善开始好转,老人的精神状态越来越好,儿子也在工作队的帮助下实现就业。老人逢人就说:“工作队每来一次我家,我家就会有一次大的变化,是工作队把幸福送进了我家。”“幸福来敲门”活动也由此在村里口口相传起来。

  吴学平介绍,居住在阿依布拉克村的村民主要是该县各牧区定居点的农牧民,村里大多是空巢、独居、孤寡老人。这个村还有一个特点,一开春,家家户户的子女都要回山上放牧,村里就只剩下老人和孩子。这些人群和家庭会有各种各样的困难需要关爱。通过对古丽逊老人一家的帮扶,工作队看到了“幸福来敲门”活动的实际意义,经过商议,工作队决定扩大活动范围,将原本针对一位老人和一个家庭的一次普通活动,变成针对村级弱势群体和困难家庭的一项长期工作来做。

  就这样,“幸福来敲门”活动,被工作队坚持下来。

  服务群众树口碑

  吴学平说,今年工作队一驻村,6名队员就组成了“幸福来敲门”活动小组,他们每天都要到辖区内的空巢、独居、孤寡老人或困难家庭中去,在掌握他们的家庭生活状况的同时,为他们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各类困难,通过敲敲门、聊聊天、唠唠嗑、解解闷嘘寒问暖的方式,让基层弱势群体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党和国家的关心与关爱,从而筑牢基层群众内心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情感。

  让工作队倍感欣慰的是,随着“幸福来敲门”活动在百姓间的口碑越来越好,该活动的影响面也越来越广,活动吸引了不少社会各界人士来到村里开展送“幸福敲门服务”、送“幸福敲门连心卡”等各类公益活动,“幸福来敲门”的活动内容也由此愈加丰富起来,社会各界人士还为村里困难家庭子女联系解决就业岗位,受到全村各族农牧民群众的广泛赞誉。

  截至目前,“幸福来敲门”活动共帮助村里41个困难家庭办实事办好事87件,累计投入资金1.8万元。

  这天,看着杨艳忙碌的身影,马热西大妈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感激,她将杨艳紧紧搂在怀里,边流泪边说:“‘幸福来敲门’让我又得到了一个女儿,‘幸福来敲门’让我的生活更幸福了。”

[责任编辑:张赏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