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光耀天山】陈其亮:在平凡的岗位上绽放精彩

2018年04月29日 16:27   来源:天山网原创

陈其亮(右一)在对年轻的采油工进行技术指导。

  天山网讯(记者马少宾 实习生苏巴提·阿斯汉报道)对45岁的陈其亮来说,最幸福的事莫过于从事自己喜欢的职业。

  陈其亮,新疆油田公司采油二厂第五采油作业区修井监督班班长,高级技师,2017年获得“开发建设新疆奖章”。在从事这份工作的24年来,他凭着对工作的热爱和责任心,用闯劲、韧劲和钻劲,从“菜鸟”采油工成长为高级技师,在平凡的岗位上超越自我、绽放精彩。

  知识就是力量

  在陈其亮眼里,茫茫戈壁上星罗密布的采油机就像他的一个个老朋友,哪里出了问题,他通过“望闻听摸”就能迅速发现并解决。

  24年前,刚从技校毕业来当采油工的陈其亮可是什么都不会,但他坚信,“知识就是力量,只有不断地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才能厚积薄发当一名好的采油工人”。学中干,干中学。他若发现油井含蜡高、出砂严重,油井断、卡、脱现象频繁发生,都会挨个油井查找原因,摸索规律,并虚心向技术骨干取经学艺,每天坚持记录井上出现的情况和处理问题的方法,晚上回去细心揣摩,重新温习。

  多年来,他先后收集整理5万多组油井对比参数,绘制了1000多张井站工艺流程图和井身结构图,撰写了累计10万字的工作笔记。

  创新之路无止境

  一次巡检,作业区一台抽油机突然出现盘根刺漏,原油喷出。拉闸断电后专业作业队伍来更换盘根盒压芯,过程持续了45分钟,意味着这口油井至少要停产45分钟。这次事件让陈其在心里琢磨:如何能少花钱多采油,又能提高效率降低消耗。

  2016年,陈其亮经过近百次反复试验,研制出新型“盘根盒压芯”通过作业区15口井试用。不仅将更换时间缩短到了10分钟,而且也无需专业作业队伍辅助,班组职工便可自行更换。这项创新,还让更换单个压芯的费用从原来的5000多元一下降到了150元。

  2017年,陈其亮和专家组成员共同制作出了“光杆断落防喷器”,解决了采油光杆断脱遗落造成的渗漏和污染问题,获得国家实用新型技术专利。

  多年来,陈其亮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产品达14项,在生产一线推广应用达6项,节约费用近百万元。

  带动更多员工成长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正因为有了陈其亮这样的模范,整个油田公司的员工都在学习他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精神。

  2017年,陈其亮作为油田公司总教练,带领8人参加中国石油集团公司技能竞赛。在陈其亮高标准严要求下,选手们为新疆油田公司夺得金牌,实现了20年来新疆油田几代采油人的金牌梦。

  “金牌不是终点,而是另一个起点。”陈其亮说,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带动周围的员工成为油井管理能手和技术专家是他最大的心愿。

  多年来,陈其亮注重技术传帮带作用的发挥,在培养技能人才上下功夫,通过实施分级培训、分类培训、专题培训和强化培训的“四培训法”,形成了“基础理论自觉学、基本操作跟踪学、疑难问题讲解学,整体提高比武学”的互动学习模式,先后培养了高级工58人、技师10人,高级技师5人。其中有19人当上站长、班长,成为油田开发建设的中坚力量和技术骨干。

  “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专一行,把简单的工作做到极致,这就是作为新时代的劳模精神。”陈其亮说,在今后的工作中,他将不忘初心,脚踏实地、拼搏进取、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用劳模精神激励自己继续奋斗,开创更美好的未来。

[责任编辑:李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