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惠聚】“兔宝宝”成增收“金疙瘩”

——焉耆信访局驻包尔海乡查汗布呼村“访惠聚”工作队助民增收记事

2018年05月09日 10:28   来源:新疆日报

  新疆日报讯(通讯员郭城 苟发军报道)“魏书记,你来看,刚下了12窝小兔子,一共68只!”

  “哦,太好啦,这些‘兔妈妈’立功了,营养得跟上,千万别马虎……”

  5月6日上午,焉耆回族自治县包尔海乡查汗布呼村富民特色养殖协会的暖棚里,正在忙活的村民看到驻村第一书记魏宏波来了,便热情地招呼他到兔笼边观看刚刚产下的“兔宝宝”。

  去年初,焉耆县信访局驻查汗布呼村第一书记魏宏波和“访惠聚”工作队队员在入户走访时发现,尽管村里各项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还是有一些村民家里相对比较贫困,主要是没找到合适的增收致富门路。

  查汗布呼村有家富民养殖特色协会,四年前养过一些兔子,由于经验不足导致亏损而没有再养下去,棚舍就一直空闲着。经过几次到周边县市实地考察,魏宏波发现养兔这个产业相对适合查汗布呼村。

  “首先,饲养周期短,仔兔生长5个月后即可上市;其次,效益明显,一只生产母兔按一年10窝、每窝5只的最低保守数计算,除掉一些人工、饲料等支出外,一只生产母兔带来的年纯利润在1000元左右;第三,兔肉营养丰富、市场需求空间大。”在魏宏波看来,发展养兔产业可以解决查汗布呼村贫困人口出不去、增收难的问题。

  增收门路是找到了,大家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但启动资金在哪儿呢?

  “前期投入的资金只能靠自己解决,大家如果有信心,咱们一人出1万元咋样?”在工作队的晨会上,魏宏波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尽管我们还不知道能不能成功,但不去试、不去努力,就不会有成功的机会;魏书记,为了乡亲们能早点富起来,这个钱我们出!”对魏宏波的提议,工作队其他干部表示赞同。

  “我们是一个团队、一个集体,必须要想到一块儿、干到一块儿,大家齐心协力,成功的把握就会大一些。”今年留任的工作队队员艾合买提·艾买提说。

  在魏宏波和工作队的奔走协调下,又争取到包尔海乡3万元的扶贫项目资金。工作队将这3万元按全村有养殖意愿的20户贫困家庭每户1500元的标准入股养殖协会。

  2017年10月1日,首批引进的200只生产兔终于落户查汗布呼村。

  为了让村民吃上“定心丸”,养殖协会和种兔供应商签订了购销协议:仔兔长到2.2公斤以上时,按每公斤18元全部收购;20户贫困户每年有30天时间在协会跟班,向专门请来的养殖专家学习饲养、防疫和圈舍管理等技能。

  “协议规定,到第三年每户将分得100只价值1500元的小兔,用于家庭生产养殖。”查汗布呼村村民王金宝说。

  截至目前,当初引进的种兔产下的仔兔已经成活了1500多只。养殖协会从中精心挑选了150只4个月大的母兔作为种兔进行培育,用作循环养殖;同时,将暖棚的另一半清理出来,准备扩大生产养殖规模。

  “这两天,有500多只达到标准的兔子就要出笼了,每只平均卖40块钱,除去成本,每只纯利润在20块钱左右。”养殖协会负责人艾尔肯·开依木说。

  对当初探索并最终落地实施的兔产业带来的可观效益,魏宏波非常欣慰,他说:“扶贫帮困不是给每户分上千把块钱就算办成了,还必须要有能稳定增收的富民产业,提升他们自我发展的‘造血’能力,最终达到增收致富的持久效果。”

[责任编辑:张赏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