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

40年光阴变迁:我家的端午节

2018年06月17日 21:05   来源:天山网原创

胡心藩正在写下“欢度端午”四个字。

  天山网讯(记者赵敏 刘一鸣 实习记者王璐瑶摄影报道)又是一年端午节,无论是哪个年代出生的人,只要提到端午节,都离不开赛龙舟、插菖蒲、包粽子……

  端午节在记录百姓幸福生活变化的同时,也见证了改革开放40年的时代变迁。

  70、80年代:一日三餐是对节日最好的赞美

  对于生长在农村的老一辈人来说,他们记忆最深刻的便是节日和三餐。

  1959年来新疆的胡心藩如今已有80岁高龄,从一无所有的戈壁到盖起房子再到造田、修公路,胡心藩可以说是新疆大地变化的见证者。

  6月17日,说起端午节,胡心藩回忆道:“在我的家乡湖南衡山,端午节的习俗是喝雄黄酒,将艾叶挂在门上,黄鳝粉条和粽子是过节必备。”

  改革开放前,胡心藩在新疆很少过端午,家乡的味道也只能成为回忆,“菜里有一点点肉就是很好的生活了。”胡心藩说。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闭幕,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

  胡心藩说:“改革开放后,生活慢慢变了,现在吃个手抓肉,早晨起来吃鸡蛋、粽子,在过去这些都是吃不到的。”

  让胡心藩记忆最深的是1989年的端午节。

  “那一年我们家的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我们就打算过一次隆重的节日,我记得当时我们准备了一桌子饭菜和红枣,寓意日子十全十美、红红火火,我觉得那一天是最幸福的日子。”胡心藩说。

  后来每到节日,胡心藩都会将一家人召集在一起聚聚,并提起毛笔写上几个字,逢年过节胡心藩都会为节日提笔。

  今年胡心藩写下的是“欢度端午”,老人说这是“对节日的期许和美好生活的赞美”。

  90年代:节日的意义更多是全家相聚

  退休后,读书和写作成为喻政权生活的消遣,不久前,75岁的喻政权出版了一本书——《难忘的岁月》,满载着他对新疆的回忆。

  1962年,喻政权来到新疆,从事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在喻政权的记忆里,改革开放以前,一年期间能吃上白面馒头、肉和清油的时候只有三次——端午节、中秋节和春节。

  后来,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凭票供应与物资匮乏一起成为过去,随着时间推移,喻政权在乌鲁木齐成家立业,一个人的节日也变成了一家人的节日,幸福和满足也成为一家人的常态。

  到了90年代,交通更加方便,不仅如此,我国先后于1991年和2001年加入APEC和WTO,顺应世界全球化、市场化和区域化,这让喻政权的思想观念不仅止步于世界各地的商品,更让他第一次产生了将儿子送到国外深造的念头。

  90年代末期,孩子们都逐渐成家立业,喻政权全家对于节日的期盼,更多的是一家团圆。

  喻政权说:“节日是我们全家相聚团圆的时候,如果不能相聚孩子们也会给我打电话,现在是隔三差五的发视频。”

  “现在我的大儿子在加拿大工作,两个女儿日子也过的安稳,现在的端午节相比于改革开放以前,早已不仅是吃一顿好吃的饭菜,节日的意义更多的是全家相聚。”喻政权说。

  今年,喻政权计划端午节再把家人们召集在一起,找一个环境优雅的饭馆,好好聚聚。

袁占梅正在准备端午节时的粽子。

  2000年以后:节日仪式感是对端午文化的传承

  距离端午节还有几天时间,乌鲁木齐市居民袁占梅已经包了一大锅粽子。

  1990年代初,袁占梅从河南来到新疆,在袁占梅留存的家乡记忆中,过端午节是很少吃粽子的。来到新疆后,袁占梅发现,每逢端午节,周围的邻居会提前自己动手煮鸡蛋、包粽子。

  进入2000年,市场上的粽子越来越多,孩子们对粽子的种类也开始挑剔,为此袁占梅总是变换着花样包粽子。

  豌豆粽、绿豆粽、腊肉粽……但她偏爱的蜜枣粽依旧不会缺席家里的端午节。

  袁占梅说:“一直到现在我都坚持自己包粽子,不光自己包,还教孩子们一起学着包,也是希望孩子们长大后,能自己家包粽子,感受端午节的味道和文化。”

  包粽子的记忆也深深印在24岁的新疆财经大学研究生欧阳星脑海里——每逢端午前几天,奶奶便会为欧阳星做一个荷包挂在身上,还要喝雄黄酒。

  2008年,端午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那时起,欧阳星对端午节的感受是:国家对传统节日的重视,让更多人对传统文化进行自发传承。

  “就拿去汨罗江投粽子这个习俗,进行这项活动大多是居住在附近的人。”欧阳星说,后来有了节假日时间,更多外地人也会驱车赶来汨罗江,进行投粽活动,这是对屈原的纪念,也是大家对传统节日、传统习俗的重视。

  在欧阳星看来,认真而隆重地过端午,就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

欧阳星正在学校食堂买粽子。

[责任编辑:周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