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奋斗者】秦君玫:以优质的护理服务护佑患者健康

2018年07月20日 21:27   来源:天山网原创

秦君玫在ICU病房护理患者。(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天山网讯(记者张婉欣报道)7月18日,自治区人民医院外科楼12楼,秦君玫穿上专属工作服、换上拖鞋、戴上隔离帽,经过两道感应门,进入ICU(重症监护室),开始了一天忙碌而有序的工作。

  今年48岁的秦君玫是自治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二科护士长,怀着对护理事业的热爱与追求,28年来一直奋战在临床一线。她倾力打造专科护士队伍,让护理人员不再仅是提供基础护理的“小护士”,而是能够熟练运用专业知识技能为患者解除痛苦、抚慰心灵、助力康复的“大专家”。她用专业精深的护理和追求卓越的匠心打造出自治区人民医院“重症护理”的优质品牌。

  不能辜负的“生命相托”

  在ICU病房,呼吸机、监护仪、床旁血滤机等医疗仪器上的数据和曲线时刻变幻着,发出“嘀嘀”的声音使病房里的空气也变得凝重起来。

  秦君玫说:“这里的患者大多意识不清,出现什么状况无法主动告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随时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和治疗状况,一刻也不能松懈。”

  为患者翻身、更换液体,帮助患者排痰……对于这些活,秦君玫从来没有皱过眉头,她常说:“我们是护士,护理工作是我们的本职,只要患者能康复,我们再累也值!”

  加班加点对于秦君玫来说是家常便饭。“就在快要下班的时候,来了需要抢救的病人,与死神相搏,我们怎么可以辜负患者的‘生命相托’?”秦君玫说。

  秦君玫护理过一个夹层动脉瘤破裂的患者,因为患者年龄较大,术后肺部感染,咳痰无力,呼吸困难。老人伤口疼不敢用力,秦君玫就环抱住老人,一手按压伤口,一手轻叩背部,鼓励老人深呼吸,耐心示范如何正确咳痰。“为了帮她咳出痰来,我们鼓励又示范,有时需要半小时。”秦君玫说。患者年龄大,如果咳不出来,很可能因为呼吸堵塞、重症肺部感染而失去生命。所以,一连几天,她都守在老人身边。

  秦君玫认为,患者的家属将亲人交付给了自己,就是一份莫大的信任。

  注重创新,让更多的患者受益

  重症监护室里虽都是重症患者,但秦君玫发现早期活动的患者康复快,后期生活质量高。

  于是,秦君玫带领团队在护理工作中引入“重症患者早期活动”,根据患者的风险评估制定活动计划:从被动床上活动到洗漱穿衣,到床转椅坐立,再到助步器行走……为此,她还专门购置了握力器、助步器,并与团队设计发明了床上脚踏车、上肢拉伸器等,还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看到患者逐渐康复,秦君玫感到特别欣慰。

  秦君玫注重将临床上的优秀经验与发明应用到护理工作中,她所在的科室2015年、2016年、2017年连续三年荣获“全疆护理品管圈大赛”一等奖、“全国医院品管圈大赛”护理组二等奖。

  “好的经验做法只有真正推广出去,才能让更多的患者受益。”秦君玫认为,只有将临床经验转化为科研成果,才能分享给更多的一线护士,于是她主动申请自治区适宜技术项目、院级科研项目,并在医学期刊上多次发表论文。

  秦君玫一直倡导工作带动科研,她认为工作和科研应该是一体化的,科研能力提升了,也就获得了职业价值感。近期,秦君玫和她的护理团队申请的自治区适宜技术项目“俯卧位通气在基层医院的推广”已成功获批。

  一个“长”字代表了更重的责任

  2007年秦君玫成为重症医学二科护士长。一个“长”字于她而言,代表着更重的责任。

  秦君玫十分注重引导和培养年轻护士,发挥她们的特长。操作能力强的护士,秦君玫鼓励她们去参加技能大赛;表达能力强的护士,秦君玫鼓励她们去参加演讲、授课比赛;高学历的护士,秦君玫鼓励她们去参与科研课题……

  “在今年医院护理后备人才选拔中,我们科室有5名护士入选。”提到团队里护士们的成长,秦君玫脸上露出了自豪的笑容。

  2017年,秦君玫成为全疆重症专科护士培训基地班主任。她总是毫不吝惜地将所学分享给基层的护士。“我希望她们能拓宽视野,将最新的理念带回基层医院,让患者受益。”秦君玫为学员建立QQ群、微信群,分享前沿知识,答疑解惑,长期指导和帮扶学员。

  “谁说护士只会打针发药?谁说护士不会做科研?我们不仅是护士,还应成为全能型的护理人才。”秦君玫经常用“护理人才”这四个字来提振团队的士气。她希望自己带领的团队以精湛的护理技术、坦诚的护患交流、热情周到的规范服务,为患者减轻病痛,带去摆脱病魔的勇气。

[责任编辑:郭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