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范例】千方百计强健致富“体魄”

——记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公司驻和田县罕艾日克镇拉依喀村“访惠聚”工作队脱贫攻坚工作

2018年08月08日 12:42   来源:天山网原创

  天山网讯 “现在有这么多的好政策,还有这么给力的工作队,我们脱贫的信心更足了!”今年76岁的党员艾则孜·娜斯尔看着这几年村里发生的变化,打心眼里高兴。

  这些变化,得益于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公司驻和田县罕艾日克镇拉依喀村“访惠聚”工作队的倾情付出。拉依喀村人多地少,有550户2448人,建档立卡贫困户155户635人。为了让他们尽快脱贫,工作队千方百计帮助村民广开增收之门、搭建就业之桥、铺就致富之路,强健致富“体魄”,带领村民踏上致富路。

  调优种植结构 强健致富“筋骨”

  拉依喀村村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于核桃种植,在产业结构单一、核桃价格不高的情况下,工作队积极开展市场调研,动员村民有计划地改种和田玫瑰花和土桃子。

  由熟悉的核桃种植到陌生的桃树和玫瑰花种植,很多农民认为不靠谱。“种点玫瑰花美化环境还行,靠它增收致富悬呀?”听到工作队说种植玫瑰花,村民们纷纷摇头。

  为打消村民顾虑,帮助村民增强致富信心和能力。工作队从教方法、抓培训、强技能入手,入户走访做好村民思想工作,邀请新疆农科院专家来村里举办种植技术培训班,使其了解玫瑰花的市场行情和附加值,掌握科学种植的技能。

  村民买买提明·阿依买买提率先将家里的10亩地种上了玫瑰花,去年就增收8万元。“玫瑰花的季节性较强,掌握好时间节点,种花一点也不难,现在都是经销商上门收购的,我们也不用为销路发愁。”买买提明高兴地说。

  和田土桃子也是深受人们喜爱,村民买提斯迪克·热合曼选择了种植土桃子。“和田的土桃子皮薄、水分多、口感好,这几年价格涨得很快,去年我家的25亩土桃子就收入了20万元。今年挂果率比去年还高,只要管理跟得上,收入肯定高。”买提斯迪克非常庆幸当初听了工作队建议。现在,周围的邻居都来向他学习经验,谋划着改种桃树。

  盘活庭院经济 打通增收“脉络”

  “萨艾提,你家的驴肚子这么大了呀,快生了吧?”“要到下个月了呢。”村民萨艾提·喀斯木养了7头毛驴,目前有3头已成功受孕,预计7月底生产。

  “工作队帮我改造庭院,扩建了棚圈,还帮助我学习科学养殖毛驴技术、配种技术,现在我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萨艾提幸福地笑着说。

  萨艾提在心里算了一笔账,一头小驴能卖3500元,1斤驴奶能卖80元。她家的3头驴每天产3斤驴奶,能产三个月,驴奶和小驴就能为她带来3万多元的收入。

  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工作队结合入户走访,全面分析每个贫困户的致贫原因,按照“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加工则加工”的原则,向土地要效益。投入100余万元修缮葡萄架、新建牲畜棚圈、发展庭院经济,为每个贫困户量身制定了脱贫方案。

  26岁的村民穆开热姆·艾尔肯文化水平不高,又没有技术,还要抚养两个孩子,家里仅有2亩核桃地,日子过得很艰难。

  工作队了解情况后,为她家制定了“房前葡萄架+院中大菜园+屋后养殖圈舍”的庭院经济发展计划,组织工作队队员、村干部帮助她整合庭院里的闲置土地,房前架起了葡萄架,在后院盖起了50平方米的羊圈,免费发放了白菜、恰玛古、油麦菜等蔬菜种子和10只扶贫羊。

  拉依喀村像穆开热姆这样依靠庭院经济走向增收路子的还有70多户,他们在工作队的帮助下,庭院有了很大变样,生活区、养殖区、种植区实现了“三区分离”,有的搞小拱棚种植,有的发展特色养殖,个个都有致富门路。

  鼓励自主创业 注入新鲜“血液”

  工作队从激发贫困群众主动性创造性出发,把帮眼前和利长远结合起来,积极帮助贫困群众挖穷根、理思路、找门路,通过入户走访、宣讲政策、召开座谈会、“帮小扶优”等方式方法,引导群众转变观念、自主创业,让他们看到出路、充满希望、迸发热情,实现“救济式扶贫”向“开发式脱贫”转变,“输血扶贫”向“造血脱贫”转变,“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转变。

  在工作队的帮助下,吾尔尼萨的巧手便民裁缝店吸纳了村里10名妇女就业,年纯收入可达2万余元,她家店里设计制作的服装供不应求,今年还准备在村里开一家分店。

  “要不是工作队鼓励我自主创业,估计我现在还在围着锅台转呢。”说起自己的创业经历,吾尔尼萨向工作队竖起了大拇指。

  “多亏了工作队,帮我建起了榨油坊,现在是挣钱和顾家两不误。”说起现在的好日子,贫困户古力阿塔尔·肉孜买买提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为了能让贫困户在现行标准下实现脱贫,工作队和村“两委”结合村里实际,建起了核桃加工厂、木材加工厂、美容美发店、裁缝店、小吃店等50多个创业实体,120余名贫困人口实现了就近就地就业,225人脱贫。

  “今年,我们同步实施特色种植、庭院经济、自主创业三大致富措施,利用一切致富资源让村民不但要脱贫,还要走上富裕路。”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多里坤·阿不都拉信心满满地说。

[责任编辑:张雨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