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特色产业拓宽脱贫渠道

2018年08月13日 09:12   来源:新疆经济报

  编者按:去年公布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提出“发展特色产业扶贫”。一年多来,全疆各地采取各种措施,支持和鼓励发展能带动贫困人口就业的特色传统手工业,带动贫困劳动力居家就业增收;大力支持发展特色医药产业,建设特色药材产业基地;推进特色食品、餐饮业发展,整合区域资源,支持发展特色食品加工业,打造地域特色餐饮品牌,促进贫困人口就业增收脱贫。今日推出专题《特色产业拓宽脱贫渠道》,从不同角度反映各地发展特色产业助力脱贫攻坚的生动实践,敬请关注。

  尼勒克县农牧民制作奶制品走上致富路

  新疆经济报讯(通讯员张伟民 张贵平 杨化光摄影报道)“快来尝尝我手工制作的奶疙瘩,吃了它健胃、消食、安神,还能增加食欲、增强身体免疫力。”8月8日,尼勒克县木斯乡阿克吐别克村布布拉克片区牧民巴扎尔古力·萨斯肯高兴地对上门购买奶疙瘩的顾客说。

  巴扎尔古力·萨斯肯,今年46岁,她可是村里做奶疙瘩的高手,很多人专程来买她制作的特色奶疙瘩。

  今年5月,巴扎尔古力在尼勒克县残联驻阿克吐别克村“访惠聚”工作队的帮助下,在村里申请了免费门面,开始一心一意制作奶制品,走上了创业之路。

  8月10日,在裕民县巴尔鲁克山区夏牧场,哈萨克族牧民在向游客介绍晾晒自制的奶疙瘩。近年来,裕民县旅游业的不断发展,让当地哈萨克族民族风味的特色食品有了广阔销路,每公斤奶疙瘩卖到一百元,成为牧民增收致富的“香饽饽”。

  如今,巴扎尔古力每天都在收购当地新鲜奶子,将皮囊内的酸奶倒进甜奶内,加温煮后,再倒进皮囊,用纱布挤掉黄水,晒干呈白色,是酸奶疙瘩;未提取奶油的酸奶疙瘩色发黄、油渍渍的,是酥油奶疙瘩;用羊奶做的酸奶疙瘩是深棕色。

  “我还把红色的树莓打成汁子加入奶子里,制成了粉红色的奶疙瘩,不仅外形漂亮,而且提高了奶疙瘩的食用价值。”巴扎尔古力高兴地说,树莓奶疙瘩现在成了抢手货。

  阿克吐别克村地处唐布拉大草原景区的入口处,为留住来往景区游客的脚步,让奶疙瘩的“幸福味道”香飘万里,今年,在驻村工作队的支持和引导下,巴扎尔古力和一些乡亲在自家安居房开起了哈萨克族特色农家乐,风干肉、奶制品、手抓羊肉、马奶子、酥油等特色美食为乡亲们带来了丰厚的收入。

  “以前我和丈夫上山下山放200只羊,一年纯收入也不过2万元,现在我卖奶制品就净挣1万多元,比放牧轻松多了。”巴扎尔古力说。

  尼勒克县境内的唐布拉大草原素有“百里画廊,天然画卷”之称,110条河沟和温泉纵横密布,这里空气清新,草场肥沃,畜奶质量非常好。

  近年来,随着尼勒克县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景区周边农牧民的增收产业,像巴扎尔古力这样制作奶制品增收的牧民,在该县就有500多户。仅靠这一项,平均每户年收入都在6000多元。

  目前,牧民的奶制品主要销往本地和周边县市,还有不少生活在内地的新疆人在托人邮购,成为当地牧民增收致富的“金疙瘩”。

  叶城县乌夏克巴什镇尤吾斯村贫困户种植胡萝卜收获“香饽饽”

  新疆经济报讯(记者赵悦 夏永强摄影报道)8月12日一大早,一辆货车风尘仆仆地从叶城县赶到喀什市,在南达新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卸下了约13吨新鲜胡萝卜。叶城县乌夏克巴什镇尤吾斯村启航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社长图买提·吐尼亚孜,在跟南达公司工作人员办完了交接手续后,高兴地与喀什地区畜牧局“访惠聚”驻村工作队队长王燎原击掌庆贺。

  8月11日,叶城县乌夏克巴什镇尤吾斯村的村民在挖胡萝卜。看到胡萝卜收成这么好,贫困户们都很高兴。

  “工作队来啦,村里种的胡萝卜大丰收,还卖出了好价钱,我们以后有钱了!”在与记者通电话时,图买提·吐尼亚孜声音里满满都是兴奋。据介绍,这是启航合作社刚开挖并运到南达新农业公司的第一车胡萝卜。王燎原告诉记者,由于胡萝卜喜阴喜凉,非常适合在尤吾斯村种植。平原乡村种植的胡萝卜生长期是3个月,这个村种植的胡萝卜生长期长达4个月,营养更丰富。今年,经上海援疆指挥部和喀什地区畜牧局“访惠聚”驻村工作队牵线搭桥,南达新农业公司与尤吾斯村93户贫困户签订了360亩的胡萝卜种植订单。胡萝卜主要用来生产酵素,很受市场欢迎。

  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尤吾斯村一亩地可产胡萝卜3吨,南达新农业公司以每公斤1元收购,这样贫困户一亩地就有3000元收入,扣除500元成本后,一亩地净收入超过2000元,仅此一项就能带动不少贫困户脱贫,这还没算收获完胡萝卜后种大白菜的收益呢。

  据了解,尤吾斯村位于喀喇昆仑山脉乔戈里峰北坡,海拔2000多米,是深度贫困村,全村247户村民中有202户是贫困户。由于村里人多地少、光照时间短还缺乏种植技术,过去村民们主要种植玉米和小麦,收入十分有限。今年以来,在喀什地区畜牧局“访惠聚”驻村工作队的带领下,不少村民改种胡萝卜和大白菜,现在已陆续进入秋收阶段。

  8月11日,尤吾斯村村民们开始挖胡萝卜,看到种出的胡萝卜个头大、色泽鲜艳,村民们都很高兴。

  “这里的作物都是由乔戈里峰山腰渗出的冰川水浇灌,品质好得很!正是有了像南达新农业这样的扶贫龙头企业带动,村民们种植的经济作物有了订单,村里才有了脱贫致富的持续性产业,我们才有信心打赢脱贫攻坚战,让全村村民走上脱贫致富路!”王燎原说。

  英吉沙县贫困户手工制土陶持续增收

  新疆经济报讯(记者张瑞麟报道)对于阿卜杜热合曼·买买提明来说,制作土陶制品不仅是他热爱的事业,还是一份责任。

  “这是我们家祖传下来的手艺,到我这里已经是第七代了。”阿卜杜热合曼·买买提明说。阿卜杜热合曼·买买提明是英吉沙县手工烧制土陶艺术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8月8日,他像往常一样坐在飞快旋转的旋转盘前,双手和着转动的陶泥做出不同的造型,认真地将一堆泥土变成一个又一个精致的工艺品。

  8月8日,英吉沙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阿卜杜热合曼·买买提明在制作土陶工艺品。英吉沙县委宣传部供图

  英吉沙县手工制土陶业历史悠久,土陶制品不仅是工艺品,也是生活用品,当地人家家户户或多或少都有着各色土陶制品,花瓶、水壶、茶碗、烛台……虽然受到现代工艺的冲击,土陶制品不再是当地人的必需品,但却从不缺少喜爱它的消费者。

  “每天我们制作400—500个土陶制品,全部能销售出去,以前主要销往英吉沙县其他乡镇,现在周围县市的销售量明显大了起来。”每当介绍自己热爱的土陶产品,阿卜杜热合曼·买买提明的表情就认真起来,“我把手艺传给了儿子,他们现在也带了徒弟,其中大多是贫困者。我希望这个手艺能为更多的人创造更好的生活。”

  英吉沙县土陶技艺主要分为“素陶”和“琉璃陶”两大类,其中以“琉璃陶”最具特色,其原料取材于当地河岸特有的细质黄胶泥,土陶制品基本为生活用具,分为罐、壶、盘、碗、缸、盆6大类共几十个品种,具有良好的欣赏和收藏价值。

  为了加大对英吉沙县手工烧制土陶艺术的扶持力度,英吉沙县已建立手工烧制土陶艺术培训点,成立土陶制作基地,力争将土陶产业做大、做强、做精。

  不仅是土陶,近两年,英吉沙县致力于将传统手工艺品与旅游发展相结合,将文化传承与经济效益相结合,不断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利用四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七个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小刀之乡、非遗古镇、南疆水城、中国杏都”的文化旅游品牌,吸纳更多的贫困者就业和参与经营,从而带动当地贫困户稳定脱贫、持续增收。

  麦盖提县库木库萨尔乡哈迪勒克村农民创作刀郎画圆了“致富梦”

  新疆经济报讯(记者何玲报道)“拿起画笔就是画家,放下画笔就是农民。”这是麦盖提县近千名农民画画家的真实写照。

  “刀郎画”即麦盖提刀郎农民画,也是麦盖提县特色产业。近年来,刀郎画名气越来越大,成为了带动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产业之一。

  在麦盖提县库木库萨尔乡哈迪勒克村,村民卡热甫江·艾海提的家被命名为“文化大院”,“文化大院”展示的主要作品就是刀郎画。

  如今,卡热甫江·艾海提已经画了23年的刀郎画,算得上是名副其实的刀郎画传承人。

  “现在,每年都有很多单位邀请我去画画,有的画在纸上,有的画在文化墙上,每年收入能达到两三万元。”8月9日,卡热甫江·艾海提对记者说。

  卡热甫江·艾海提原本是村里的普通农民,1994年,初中毕业后以种地为生。“那时,家里的地不多,收入非常低,日子过得很拮据。”卡热甫江·艾海提回忆。两年后,卡热甫江·艾海提越来越觉得单一的种地无法摆脱贫困,只有学会一技之长才能改变生活现状,于是,便决定学习刀郎画。

  然而,当时刀郎画的知名度不高,加之自己的创作水平不高,作品的质量不好,整整10年时间,卡热甫江·艾海提的画一幅都没有卖掉。

  2007年,随着刀郎文化知名度的提升,刀郎农民画逐渐受到追捧。卡热甫江·艾海提的生活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幅、两幅、三幅……截至目前,卡热甫江·艾海提画画所得的收入达到了20多万元。

  村里不少的贫困村民,像卡热甫江·艾海提一样,学画刀郎画,卖刀郎画,逐步摆脱贫困,圆了“致富梦”。

  收入高了,卡热甫江·艾海提一家的生活条件也在不断改善,从土坯房住进了安居房;以前一家人一起睡土炕,去年变成了精致的双人床;冰箱等家电也都换成了最新款。

  “每年我都会去外地画画,今后要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画出更多高质量的作品来增加收入,过上像城里人一样的生活。”卡热甫江·艾海提说,“我还要带领村里更多的贫困农民一起学习画画,让他们像我一样,通过努力实现脱贫致富。”

  沙雅县英买力镇库如勒库木村贫困农民庭院种植藿香成增收新渠道

  新疆经济报讯(记者王玉召 通讯员赵建海报道)阿克苏地区种子管理中心站驻沙雅县英买力镇库如勒库木村“访惠聚”工作队驻村以来,以“技术扶持”为抓手,引导村民在自家庭院种植藿香,为村民增收开拓了新渠道。

  8月6日,在库如勒库木村村民孜莱汗·艾则孜的藿香地里,工作队队员帮她收割成熟的第三茬藿香。

  年初,工作队在走访中了解到,许多村民房前屋后大多是空地,偶尔种植的也都是杂七杂八的农作物,不成规模,没有经济效益。

  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王江平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们看到新疆远程教育的直播网络说,藿香的市场需求比较大,所以我们开始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引导村民小规模地进行试种。”

  刚开始宣传时,根本没有人愿意去尝试。王江平说:“很多村民对这种陌生的作物不认可。一是不会种,二是担心种出来后没人收购。”

  在走访中,工作队挨家挨户做村民工作,一笔一笔算经济账,并承诺免费提供种子和技术指导,市场销路也由工作队负责,慢慢解除了村民们的后顾之忧,贫困村民孜莱汗·艾则孜带头,利用房前的0.5亩地试着种起了藿香。

  让孜莱汗·艾则孜想不到的是,一个月时间不到,她就收获了第一茬藿香,工作队帮她联系了收购商,按照市场价每公斤70元卖出去,她的纯收入达到了1000多元。

  孜莱汗·艾则孜说:“收了两茬以后,又卖了2000多元,这比种植别的作物效益高得多。明年我打算把屋后的八分地也种藿香。”

  随着孜莱汗·艾则孜的种植成功,更多的贫困村民开始加入种植藿香的队伍。贫困村民孜莱汗·加马力也在房前屋后的1亩地种上了藿香,目前已收获两茬,挣了4000元,让她欣喜不已。

  据了解,藿香为草本植物,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随时可以撒种种植。目前,沙雅县英买力镇库如勒库木村已有10余户贫困村民开始种植,更多的贫困村民也在陆续加入。

  评论

  紧抓特色促脱贫

  新疆经济报记者佟向东

  特色手工业、特色医药、特色食品……有些属于一个地方延续多年的老事物,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或者是文化特色;有些则是以前没有,通过新近引进适合当地发展的新鲜事物,它们的共同点就是个“特”字。如何围绕这个“特”,来做足促进贫困人口脱贫的文章,大有讲究。

  所谓特色,说到底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我特。要想让特色长期保“鲜”,市场对路,首先需要转变观念,推向大市场。有人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里有个前提,那就是要想办法走向世界。否则,如果一成不变,在那抱残守缺,所谓的特色就会“待字闺中”,无人问津。所以,对于一个地方的特色产业,需要当地政府做好做实规划,需要社会力量参与其中,也需要有推广力的企业来带动。

  其次,需要不断创新,适应新生活。有些所谓的特色手工业、特色医药、特色食品或餐饮,只是一个相对狭小地方“自封”的,根本就经不起市场的考验。这就需要从业者大胆革新,将精华发扬光大,去掉不适应现代文化生活的部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一旦大胆实践不断创新,就会涌现出一个又一个特色来。

  再次,是要把握好一个“度”。特色产业之所以为“特”,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它的量不大,“物以稀为贵”。如果一哄而上,势必会供过于求,不但不会让贫困户实现脱贫,反而还会成为他们的新负担。所以,地方政府或者行业带头人,要不断为农民搜集市场信息,作出灵敏的决策反应。

  最后,是要善抓住机遇。目前,新疆各地都在大力发展旅游,区内外的游客蜂拥来疆,他们除了畅游新疆的美丽风光之外,也希望带走更多的新疆特色产品。这就需要旅游部门与有关地方通力合作,既加大特色产品的宣传推广力度,又需要特色产业从业者重视产品质量,以合理的价格和优良的品质声誉,让新疆众多的特色产品走向全国、走向国际。

[责任编辑:王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