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中原力量 情暖瓜乡哈密

——河南援疆助力哈密脱贫攻坚侧记

2018年08月21日 15:34   来源:哈密日报

  天山网讯(记者张有生报道)8月18日下午,22岁的努尔曼·吐尔逊正和工友在车间按操作流程紧张地工作,他们忙碌并快乐着。努尔曼是伊州区五堡镇五十里村村民,现在在新疆唱歌的果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工作,已正式上岗4个月,目前已成为车间一名组长。“能亲手将家乡特产加工成健康的特色食品销往全国,我觉得特别光荣而有意义。”努尔曼说。

  为了与哈密人民共建美好家园,河南援疆工作紧紧围绕总目标,定位更加清晰,目标更加明确,重点更加突出,措施更加精准,努力为哈密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作出新贡献。

  产业援疆 助力脱贫

  新疆唱歌的果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由河南好想你健康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投资成立,是河南省产业援疆的重点项目之一。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1.75亿元,建成的8条冻干生产线已于今年7月正式投产,第一批地产哈密瓜、大枣、桑葚已成批生产。该公司现有130名员工,当地人占95%。“全面投产后将需要300多名工人,到时可解决更多周边农牧民就业,可推动当地瓜果种植业发展。”新疆唱歌的果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卢国杰说。

  通过产业扶持,帮助农牧民就地就近就业仅是河南对口援疆服务脱贫攻坚工作的举措之一。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开展以来,河南省把服务受援地脱贫攻坚作为当前首要任务,抓重点、强精准,依据哈密市和兵团第十三师实际情况,实施了产业、就业、人才、教育、健康、民生改善、文化、旅游、党建等援疆扶贫九项行动。89.6%的援疆资金投向脱贫攻坚,重点推动农村安居工程、农牧民就业创业基地、农村电商平台等项目,有效促进了当地困难群众就业增收。

  天山雪松根连根,豫哈人民心连心。在实现全面小康的路上,相隔2600多公里的豫哈人民,心越来越近,情越来越浓。

  在努尔曼的记忆中,家里的5亩大枣一直是全家经济的主要来源,但是随着市场行情的变化,去年大枣滞销,看着家人将辛辛苦苦种植的大枣喂羊,她特别揪心。现在她在新疆唱歌的果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工作,看着新鲜的瓜果从采摘到包装完成仅需24小时,不仅保持原味,还能身价倍增,努尔曼开心极了。

  将中原科技用于哈密特色果品的产业发展中,既拉长了产业链,还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既解决了农民丰产不丰收问题,还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收、农产品升级、农民就业等一系列问题。新疆唱歌的果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所做的,仅是河南产业援疆助力哈密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一个缩影。

  哈密资源富集,资源优势明显。河南援疆工作充分发挥当地优势,引导众多河南企业落地哈密。巴里坤花麒奶业公司年加工生鲜驴奶600余吨,带动34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致富;新疆中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产运营,年加工生鲜骆驼奶800吨,带动800余户农牧民增收;河南力欧集团盘活经营哈密盈瑞食品有限公司,年加工生鲜牛奶2万吨,帮助数千名农牧民就业增收;安阳安绣等龙头企业通过订单式生产,带动周边农牧民脱贫致富……

  旅游援疆 汇聚人气

  每年6月至8月,白石头景区都会迎来一年中人气最旺的旅游黄金时节,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汇聚于此,在领略东天山风情的同时,当地的土特产也会迎来一年当中最畅销的时间。

  素有“一日游四季,十里不同天”和“新疆风光缩影”之称的哈密,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但哈密旅游业发展缓慢。如何让旅游业变成富民产业?在这个问题上,自2012年起,河南省旅游局、河南省援疆办、河南省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便启动了“河南万人游哈密”活动,策划组织了一系列旅游援疆品牌活动。通过航空、铁路、自驾等形式组织赴疆的河南游客达10多万人(次),培训哈密旅游人才1100余人(次),旅游援疆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此外,河南省在“十三五”期间安排援疆资金1.38亿元,支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助力打造旅游精品。开展豫哈旅游企业“1+1”精准结对帮扶,搭建“旅游+院校”合作平台,在河南省、市电视台开展哈密旅游公益宣传。年内计划组织援疆旅游专列60趟,输送进疆游客5万余人;截至8月19日,已开行32趟,输送游客约2万人。

  “开行专列以来,促进哈密旅游厕所、停车场等设施不断完善,带动旅行社、宾馆、餐厅等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无论企业还是当地群众都享受到了这份红利。”河南援疆干部、哈密市旅游局副局长秦学兵说。

  医疗援疆 呵护健康

  8月19日,是首个“中国医师节”,时逢周六,河南援疆干部、兵团第十三师红星医院副院长张长远,依旧在办公室加班加点,因为要在第二天举行的“医学沙龙活动”中与哈密医疗同仁分享神经外科手术病例,所以他一直在精心准备课件。

  而此时,红星医院神经外科病房内,来自伊吾县下马崖乡的艾力·卡德尔正在向值班医生咨询出院事宜。艾力是乡里的民间艺人,患颈椎病多年,痛苦不堪,最近突然病情加重,右侧上下肢麻木。他听说红星医院有河南名医便抱着试试的想法找到了张长远,经过手术治疗,半个月后,艾力逐渐康复。 “本来要去外地治疗,没想到在我们哈密就能治好,河南援疆医生的技术就是好,多亏了他!”艾力感谢之余,还邀请张长远到他家去做客。

  红星医院神经外科医生史晓佳一直心存感激,他说:“张副院长带来的医疗技术不仅填补了医院的多项空白,还让我们清晰地掌握了各种诊疗方案和流程。”史晓佳入职该院神经外科9年,他在张长远的短期指导下,目前已能独立完成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而该手段是疾病诊断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近几年来,河南省利用“组团式”医疗援疆方式,坚持“硬件”完善与“软件”提升相结合,投入援疆资金2.45亿元,支持建设红星医院中原病房楼、市维吾尔医医院洛阳正骨楼等项目,助力实现了乡镇和社区远程医疗会诊系统全覆盖、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全覆盖、县级以上医院河南医疗援疆全覆盖。创建援疆医学专家团,统筹调配医疗资源,巡回医疗,实施贫困村医疗巡诊全覆盖。河南医学会、中医协会、抗癌协会、放射学会等,在我市连续举办专家论坛、学术讲座和义诊活动等,把先进的医疗技术带到哈密,为哈密各族人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仅2017年以来,援疆医生就接诊12万余人(次),抢救危重病人1100余人(次),开展新业务新技术243项,填补市级空白115项、自治区和兵团空白4项。

  教育援疆 合力扶智

  扶贫先扶智,在脱贫攻坚中发展教育是治本之策。河南教育援疆之中,既为受援地建起好学校,也为受援地送来好教师,教育援疆投入大、人数多、水平高、效果好,河南教育援疆因此在全疆各援疆省市教育援疆工作中名列前茅。

  目前,位于伊州区西部新区的伊州区豫哈实验学校建筑主体已经完工,该项目有望在9月份完工。建成后,将成为全市最大的9年义务教育一贯制学校,可容纳2600名学生就学。

  从硬件到软件,从输血到造血,河南教育援疆正在提升哈密教育软实力的进程中势头正猛、成效渐显。

  河南“十三五”援疆资金总额的四分之一用于发展教育事业,建设豫哈实验学校和13所中小学教学楼,涉及全市六分之一的学校,新建农村幼儿园24所,占全市总数的四分之一。

  在河南省的帮助下,哈密在全疆率先实现了中小学校园光纤接入、校校有录播教室、校校间互联互通全覆盖。来自河南省的535名应届毕业生和625名选派教师和实习大学生,分赴哈密市、兵团第十三师各学校从事教育工作,有效缓解了教师短缺问题。89名中原名校长、名师、中小学学科带头人、职教专家参与“送培进疆”活动,培训当地教师5623人。哈密当地的196名校(园)长赴豫跟岗研修。在河南援疆开展的“组团式”援助中,河南一所高校结对帮扶哈密职业技术学院一个院系,绘就哈密职业教育发展浓墨重彩的一笔。

  据了解,“十三五”期间,河南省安排援疆资金25.946亿元,实施项目88个;日前追加安排计划外援疆资金3亿元,占“十三五”河南援疆规划资金总额的11.56%,各项援疆工作的全方位开展,推动着哈密区域经济社会的稳步发展。

[责任编辑:翟文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