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是个好地方】行摄新疆,我为美丽新疆代言

2018年09月20日 09:38   来源:新疆经济报

  新疆经济报讯(记者于熙报道)“我将用镜头继续展现新疆的风光之美、人情之情,告诉人们一个真实的新疆。”9月7日,来自伊犁的摄影师吴宏坤说。

  2018年1月,酷爱摄影的吴宏坤,数次前往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境内的赛里木湖,在冰寒彻骨的低温中,他首次拍摄到了赛里木湖罕见的“冰之眼”。

  随后,吴宏坤把这一奇观的图片发到微信朋友圈里,被迅速刷爆。紧接着,中央电视台派来记者,顶风冒雪聚焦赛里木湖神奇魔幻的“冰之眼”等奇观,进行了现场直播。随即,全国观众掀起了冬游赛里木湖的热潮。

  这只是新疆人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展示大美新疆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在新疆,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展示新疆良好形象的热潮层出不穷。邀请境外媒体来疆采访、举办大型文化交流活动、加强外宣传品制作和发行等,均以“走出去、请进来”为重点。这些加大对外宣传力度的具体举措,客观、全面地向世界介绍新疆,展示新疆和谐发展、社会进步、文明开放的良好形象。

  前不久,克拉玛依日报微信公众号推出题为《宣传大美新疆,不得不服咱克拉玛依的小马哥!》报道。克拉玛依微友“小马哥”的视频《一生要去的地方》,被“小年糕有声影集”选为佳作,全国各地众多网友对大美新疆纷纷点赞。

  一位内地网友留言:“这是目前我看到的最美的新疆行摄画面之一,无论摄影、编辑、制作、音乐都属一流,看完后有马上去新疆一游的冲动,给你的佳作点赞!棒!”

  微友“大山”说:“感谢小马哥让我们欣赏到新疆的大美,领略到天山山脉的独特景色。新疆是我一生中必须要去的地方,心向往之!”

  还有一位微友留言:“来新疆自驾游不走一趟独库公路,等于失去在新疆自驾游的意义!”

  记者了解到,小马哥真名叫马龙海,是克拉玛依油田公司职工,一名业余摄影爱好者。多年来,他对新疆以及家乡克拉玛依充满热爱,通过手中的相机,拍摄了大量展现新疆之美的作品。这些作品曾多次在各类摄影大赛中获奖,并发表在多家报纸杂志和网络上,对大美新疆起到了良好的宣传作用。

  长期以来,我区测绘部门以地图为载体深入挖掘新疆历史、人文、旅游、经济等资源,不断创新地图载体、提高编制技术、丰富地图种类,为宣传大美新疆起到了积极作用。特别是近期出版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资源经济地图集》,以全新的地图学语言,融合专题地图、风光图片、图表与文字简介于一体,用不同民族的语言文字,以不同的主题,对新疆的自然、经济、社会、文化作了全景式展现,构建了一个直观、形象认识新疆的“视窗”,让人们领略了新疆壮美神奇的山川、多姿多彩的人文景观、蓬勃发展的社会经济。

  “我在新疆,我为美丽新疆代言!”如今,在新疆160余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各族干部群众人人争做新疆旅游宣传员及新疆形象代言人,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相机、手机、摄像机,以影像、绘画、文字等方式在微信、微博、QQ及短视频等媒介,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地进行推介,将新疆的风光美、人情美、和谐美传播到更远的地方。

  郝沛:记录新疆迷人的人文风貌

  新疆经济报讯(记者萨日娜报道)“40多年来,我的足迹留在了新疆160多万平方公里的热土上,但是摄影绝不是按下快门那么简单。我就是要通过镜头向人们传递更多关于新疆环境资源和人类生存资源的信息,发掘‘丝绸之路’更多鲜为人知的风貌与人情。”9月3日,60岁的新疆地貌摄影师郝沛对记者说。

  郝沛于2008年至2012年间,四次前往喀喇昆仑山进行拍摄,所创作的摄影专题发表于《中国国家地理》《中国摄影》等十余个期刊上,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反响,许多读者都期待能读到有关喀喇昆仑这个极限秘境更为丰富翔实的故事。最近,郝沛将自己在喀喇昆仑高海拔地带撰写的笔记结集为《极限秘境——喀喇昆仑摄影笔记》,于8月初由新疆青少年出版社出版发行,让更多读者全面、深入地了解了喀喇昆仑人文风情和地理风貌。

  郝沛曾是一名普通的美术老师,三十多年前,他怀着好奇心买了第一台海鸥照相机。1983年,郝沛因为摄影能力出众,被调入新疆地质矿产博物馆,负责矿产图片的征集与拍摄工作。有一次,他被单位委派去寻找两张代表新疆之美的图片:一张是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另一张是克勒青河上游的山岳冰川景观。郝沛找了两个多月都没找到,懊恼之余,他开始了反思:新疆有太多绮丽的风景却无人记录,而自己作为一名地貌摄影师,若没有拍过这两处景观,必将留下终身遗憾。

  为了实现自己的摄影理想,郝沛毅然辞去了原本安逸的工作,正式走上职业地貌摄影师的道路。他的摄影方向是主攻新疆极限地区地质地貌景观,希望将那些尚未被世人了解的壮美景色,在自己的镜头中呈现出来。

  喀喇昆仑山脉是世界上最高大的山系之一,拥有4座8000米级高峰。喀喇昆仑腹地海拔相对较高,恶劣的气候环境和艰苦的交通条件,让众多摄影人望而却步。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郝沛足足等了二十多年,才做好了充分准备,向喀喇昆仑发起了挑战。

  2008年初开始,郝沛第一次上喀喇昆仑山,对于他这样长期生活在低海拔地区的人,在体能上经历着巨大的考验。所幸有驼队保驾护航,才让一切有惊无险。

  所有的磨砺都是为了迎接这一时刻——2008年4月20日下午4时48分,他的手颤抖着对准乔戈里峰按下了第一声快门。那天,他花了将近五个小时,用掉了38卷胶卷,拍了近200张照片。郝沛后来接连三次进山,他的镜头里除了喀喇昆仑山的壮美风光,还有昆仑驼帮这个特殊群体,并记录下他们的生活百态。

  在《极限秘境》一书中,他不仅用了六十多幅精美图片展示喀喇昆仑山中的苦鲁勒村和村民、驼工的人文风貌、乔戈里峰及冰川、克勒青河沿途的地貌风光,同时也用文字翔实记述了拍摄过程中所经历的艰辛、危机、震撼、错失以及收获。

  一位读者在阅读此书后激动地写下感想:人们听到喀喇昆仑这个名字,心生的畏惧、神秘、仰视、向往、遥不可及……而这本摄影笔记没有华丽词汇,用平静的叙事手法带你走进这个神秘的地方,让你感受到,只有谦卑地站在大自然中,才能仔细聆听、走进内心、探寻未知……

  徐凯:新疆的美,我总也拍不够

  新疆经济报讯(记者加孜拉 · 泥斯拜克报道)“我希望创作出更多优质的短视频,讲好新疆故事,传播新疆正能量,发现新疆不为人知的美,让更多人感受到有温度的新疆。”9月7日,新疆雅辞影视传媒有限公司的摄影师徐凯说。

  徐凯在大学学的是影视编导专业,他买了一台单反照相机,穷游了国内的不少地方,渐渐喜欢上了摄影。

  2012年8月,徐凯第一次来新疆游玩,被新疆的美景吸引,在新疆雅辞影视传媒有限公司找了一份工作留了下来,在新疆娶妻生子,成了新疆人,再也没有离开。

  这6年来,徐凯扛着摄像机走遍了新疆的天山南北,但仍拍不够新疆的大美风光。

  8月18日,徐凯到阿勒泰地区富蕴县可可托海拍摄露营大会,这是他第5次去可可托海。2013年第一次到这里时,徐凯和同事在神钟山对面捕捉到了神钟山的美景,“天上的云在动,在山腰处打出光影,山的周围被金黄色的白桦树环绕,那种摄人心魄的美,我至今还记得。”徐凯说。

  “今年去可可托海,我明显感觉游客多了。此前,我去那拉提草原和巴音布鲁克草原,在景区售票处,排队的游客人山人海,说明越来越多的人在关注新疆。”9月6日,徐凯说。

  这些年,徐凯拍过赛里木湖的日出和花海、喀拉峻秋日的草原、柴窝堡星空下的风力发电机,巴音布鲁克草原的日落,每一个镜头深深烙在他心里,让他发出“新疆实在是太美了”的感叹。

  2017年金秋十月,地处新疆准噶尔盆地北缘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一八四团,7万亩辣椒进入采收期。一辆辆大马力拖拉机,将刚刚采收下来的辣椒集中运抵一望无际的戈壁上晾晒。鲜红的辣椒晒场,如同一条条波浪翻滚,一泻千里。椒农们在“红海”里徜徉,徐凯和同事们拉来80袋玉米,在“红海”里摆出国旗的形状进行航拍。这个短视频随后在《航拍中国——新疆篇》里出现,震撼了无数人的心。

  最难忘的一次拍摄经历还是2016年拍摄制作第十三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宣传片的时候。“我们在阿勒泰零下二十多摄氏度的天气里进行拍摄,摄制组20多人在冰天雪地里拍了好几天,还原了阿勒泰古老毛皮滑雪板的完整制作过程,引起很大反响。这次特别的经历让我满怀信心,想继续通过自己的镜头,展现丰富多彩的新疆。”徐凯说。

  2017年底,二更文化传媒找到雅辞影视传媒寻求合作。2018年5月8日,二更传媒在新疆上线,之后,徐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拍摄新疆人物短视频上。“我们想宣传新时代下的新疆人物,因而在选题上就得严格把关。”徐凯说。

  “刚到新疆拍摄时,自己见到什么拍什么,没有明确的表达方向。慢慢地,我被身边充满正能量的人和事打动,想通过短视频的方式把他们的故事传播出去,我相信那些充满感染力的人物故事本身也具备传播性和感染力。”徐凯说。

  为此,徐凯和团队成员首先寻找有故事的人,看这个人所做的事是否具备正能量和传播性,然后再挖掘人物背后的情感点,以期引起更多人的共鸣。遵循人物纪录片的特点和属性,更多地关注和了解拍摄对象的内心世界。”徐凯说。

  今年年底前,由徐凯拍摄的《新疆手艺人》《新疆美食》系列短视频也将制作完成,他想让更多的人通过精美的画面,丰富的人物故事了解新疆、热爱新疆,吸引更多的人亲自来新疆看看。

  “我希望通过我的镜头,为新疆代言,为新疆的宣传事业作贡献。”徐凯说。

  牛思源:新疆的美,由她哺育的孩子讲出来最动听

  新疆经济报讯(记者加孜拉 · 泥斯拜克报道)2016年,乌鲁木齐小伙牛思源凭借一张《老人与鹰》,从来自全球126个国家的1000多名选手近万件作品中脱颖而出,夺得第9届全球iPhone摄影大赛总冠军。

  随后,他的获奖作品登上了《时代周刊》,向全世界呈现出新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以及中国摄影师不凡的专业水平、深刻的人文思想。如今,牛思源仍致力用镜头传播新疆之美,为新疆之美代言,让新疆是个好地方的美名展现得更加多元立体。

  牛思源成长在一个摄影世家,叔叔和伯伯爱好摄影,他从小耳濡目染,对摄影产生了兴趣。

  2010年大学毕业后,他买了一台单反照相机,用两年时间系统学习摄影。在获得2016年的iPhone摄影大赛总冠军前,牛思源就和团队成员拍出了《杰克卡特的生命》(2014年在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播出)《乌鲁木齐我爱你》(网络公益短片)等。2013—2014年拍摄纪录片《马坎和鹰》时,他拍到了第9届全球iPhone摄影大赛获奖作品《老人与鹰》。

  “当时我们正在克州阿合奇县的一处高寒山区拍摄,大地已被白雪覆盖,但河流还没有结冰。一天,偶遇一位老人骑马带着鹰来到河边,看有没有可以狩猎的野兔。当时我正在拍摄眼前的冰雪景观,鹰感觉到了身边陌生人的气息,情绪躁动,不断扇动翅膀,发出刺耳的叫声。这位老人用他的手和声音安抚它,渐渐地,鹰平静了下来。正当我被这神奇的画面所吸引时,老人嘴角轻轻上扬,沧桑的脸上露出微笑,我迅速拿起iPhone手机按下了拍照的按键。”牛思源回忆当时拍照的场景说。

  摄影门类很多,牛思源偏向于人文类。他说,新疆的大美风光固然需要推介,但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更需要被关注,专注于拍摄人文类题材可以让镜头捕捉到各民族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那些真善美的画面更能打动人心。像拍摄《杰克卡特的生命》时,牛思源和他的团队先后深入杰克卡特荒漠无人区11次,历时两年多,拍出了中国首部荒漠野生动物纪录片《杰克卡特的生命》。

  第9届全球iPhone摄影大赛总冠军的殊荣为牛思源搭建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宣传新疆的平台。2016年下半年,华为手机发布新产品,邀请牛思源去作演讲。“据说那是华为第一次邀请摄影师上台演讲,台下坐了几千人。”牛思源自豪地说。那一次,牛思源演讲的主题为“发现最美眼睛”。他拿着用华为新款手机拍摄的新疆各种图片,再一次向外界推介新疆。

  平台变大了,牛思源对自己所拍摄的主题也有了进一步的思考。“外界对新疆冬季旅游资源了解得不够,我们拍摄了阿勒泰地区禾木村的系列短片,希望有助于禾木村的冬季旅游。”牛思源说。另外,他和团队还拍摄了莎车县的巴旦木以及和田玫瑰的短片。

  近日,牛思源和团队拍摄的网络公益短片《乌鲁木齐我爱你》,3天的点击量就破了20万,腾讯视频联系牛思源,将这一短片放在了网站首页。牛思源说:“我宣传大美新疆的很多照片及短片都是公益性的,不计报酬。”

  牛思源认识到过去拍摄的照片仅表现了新疆的风光之美,当他看到及了解到“访惠聚”驻村工作队给村民办的无数件好事后,他受到了感染,心里感觉特别暖。如今的他常跟随“访惠聚”驻村工作队奔赴天山南北,用镜头记录下“访惠聚”驻村工作队一个个令人难忘的画面。

  “因为我无比热爱新疆,也一直致力用影像的方式来展现她的美。或许很多人游历过新疆,但关于新疆的美,只有她哺育出来的孩子讲出来才最动听。”9月7日,牛思源说。

[责任编辑:张赏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