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星”织锦昭示的深厚历史文化

——访自治区博物馆馆长于志勇

2018年09月23日 10:41   来源:新疆日报

  新疆日报讯(记者李莉报道)在《尼雅 · 考古 · 故事——中日尼雅考古30周年成果展》上,国宝级文物“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臂(以下简称“五星”织锦)继1999年在我区展出后再次与观众见面,自治区博物馆馆长于志勇颇感兴奋。1995年,还是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尼雅考古工作队队员的于志勇,有幸成为“五星”织锦出土的见证人之一,在后来的20多年里,他一直从事“五星”织锦相关研究保护工作。9月22日,记者专访了于志勇,请他讲述了“五星”织锦背后的故事。

  惊艳出土

  “1995年,中日尼雅遗址学术考察队在对新疆民丰县尼雅遗址一处墓地进行考古发掘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件‘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文字织锦。”于志勇回忆,“五星”织锦出土时,和作为随葬品的弓箭、箭箙、短剑鞘等物品放在一起,在许多已经变得褐黄且几乎腐烂的有机质文物中间,织锦鲜艳的色彩和吉祥语的文字,令考古人员惊喜不已。

  “五星”织锦制品呈圆角长方形,长18.5厘米,宽12.5厘米,用“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为面,边上用白绢镶边,两个长边上各缝缀有3条长约21厘米、宽1.5厘米的白色绢带(其中三条残断)。

  受邀参加出土纺织品保护和修复的国家文物局专家王亚蓉教授提示,“五星”织锦应该是拉弓射箭时使用的护臂。而这件护臂使用“五星”高档织锦制作,无疑是一件非常特别的物品。

  经过纺织考古专家分析和鉴定,“五星”织锦是由五组经线和一组纬线织成的五重平纹经锦,经密220根/厘米,纬密48根/厘米。这在汉锦中较复杂,也极为罕见。

  设计独特

  于志勇介绍,织锦上织出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吉祥语文字,是我国古代星占用辞,是我国古代先民在观天象时,通过对五大行星的星占学考察,逐渐总结、归纳出来的占辞术语。现存最早的记载见于《史记 · 天官书》,记云:“五星分天之中,积于东方,中国利;积于西方,外国用兵者利。”

  “五星”指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东方”是我国古代星占术中特定的天体位置,“中国”指黄河中下游的京畿地区及中原,是一个地理概念。“五星出东方”指五颗行星在同一时期内同时出现于东方天空,即“五星连珠”或“五星聚会”现象。

  “我国古代,关注天象的历史和中国文明本身的历史一样悠久。由于中国古代星占和天文历法是由皇家史官专门掌管,而中央王朝对历法和天象有着绝对的解释权,所以能使用这些星占用辞作为织锦吉祥语的,只能是皇家织造官府——织室。汉晋时期文字织锦织造用工更费,设计、生产和享用受政府服官、织室等部门严格管制,多用于政治色彩极强的封赏赐赠,具有极其特殊的属性和价值。”于志勇告诉记者,“五星”织锦由于其特殊的设计思想和祥瑞内容,加之特殊的祈愿目的,其设计织造,应当是汉晋皇家织室服官生产制作的,其使用可能也存在极为特殊之处。

  期待未来

  “在尼雅遗址出土的大量文物珍品和一系列科研成果,是准确、全面阐明新疆历史、民族发展史、宗教演变史、文明融合史诸领域重要而关键的证史、补史资料。尼雅遗址考古揭示的历史史实,已经深刻地阐明,新疆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历来是各民族共同开发建设和拥有的地方。”于志勇告诉记者。

  “经过现代天文学的计算和研究,‘汉之兴,五星聚于东井’尽管是汉代儒生们附会的结果,但是实际天象的出现,证明古代星占记录多是准确可靠的。目前,国内外天文考古界运用科学方法计算出五星聚会周期为516.33年,并且推算出,在2040年9月9日,将会出现罕见的五星聚会天文奇观。”于志勇表示,“我们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同样也期待未来我们对‘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的历史文化的认知和了解,能够更深刻、更全面。”

[责任编辑:张赏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