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书好榜样】把百姓装在心中的“追梦人”

——记托克逊县伊拉湖镇郭若村党支部书记艾合买提•热吉甫

2018年09月25日 17:14   来源:天山网原创

  天山网讯 是谁,让村党员、干部转变了作风?是谁,让一个贫困村脱贫摘帽?又是谁,把村里的各族群众凝聚了起来,齐心协力建家园,让后进村转变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民主法治示范村”?当你走进托克逊县伊拉湖镇郭若村,这些疑问就自然得到解答。全村的干部群众都会不约而同地告诉你,是他——艾合买提·热吉甫,我们的好支书,我们心中的“追梦人”。

  管人管事,靠制度

  农村工作,离不开一个坚强的党组织和一支凝聚力强的干部队伍。艾合买提针对村“两委”班子存在的素质不高、经验不足、相互之间协作意识差等问题,结合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建立健全学习制度,组织村党员、干部定期集体学,主动向驻村工作队员学,利用互联网自主学,提升政治能力。

  “人管人,累死人,管用的还得靠制度,只有通过制度管人、管事,才能管得住、管得好。”艾合买提是这样想也是这样做的。他带领村干部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四议两公开”、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等制度的基础上,主持制定了坐班办公、值班备勤、村干部请销假、群众监督等制度,用制度规范村干部工作,用监督约束村干部行为。

  短短几个月,村干部作风明显向好,村干部责任到人,按时入户住户,认真接待群众来访,服务意识明显提高,赢得了群众信任。

  脱贫致富,靠产业

  “有产业的支撑才能解决就业,让农民有可持续的收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落下任何一个村民。”艾合买提说道。

  他致力于培养村里的致富带头人,积极邀请县、乡农业专家来村里传授经验,开展“师傅带徒弟、手拉手共同奔小康”结对活动,培育了一批农业种植能手,为发展农村产业提供了人才支撑。他依托该村的地缘优势,建成和投入种植大棚180余座,目前,全村已经有100余户农民熟练掌握了大棚种植技术,每户种植户至少增收1万元。他还组织本村50余名富余劳动力到附近的企业务工,月收入可达到3000元以上。2017年初,他与驻村工作队密切配合,争取到630万元的5000亩标准化农田建设项目,目前已经完成并投入使用。

  在艾合买提的带领下,郭若村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把村里的种植户、养殖户、打馕户集中起来,先后成立了托克逊县绿色家园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托克逊县勤劳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托克逊县葡萄园馕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多个合作社,带动困难家庭共同致富。仅这3家合作社,就带动周围50余家贫困户致富,家庭年均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让村民人人有参与,家家有分红。

  建好家园,靠团结

  郭若村是多民族聚居村,部分村民因思想观念等原因,不能充分掌握现代种养殖技术,导致生产生活水平相对落后。艾合买提坚持把全村各族群众的心凝聚在一起,教育各族群众结对认亲、互帮互助,共同建设美丽家园,特别是动员致富带头人帮助困难户发展生产。

  党员曹政宽2006年就开始搞蔬菜大棚种植,他积极响应村党支部和艾合买提书记的号召,主动与返乡大学生伊力哈木以及村民西克然木等结对,手把手、面对面传授蔬菜种植技术,引导大家共同致富。伊力哈木说:“多亏了艾合买提书记的搭桥,我才能和曹大哥学技术,搞种植,慢慢地富了起来。”

  同时,艾合买提也主动联系孤寡老人,先后帮助老人申请修建安居富民房,平整、扩宽出行道路,铺设自来水管,办理低保,给老人过生日,帮助农业生产,出售农产品。“艾书记常年关心和帮助我和村里的其他困难群众,多次给我们买米、面、油等生活用品,带领党员干部志愿服务队帮助我打扫庭院、送生活用品、一起干农活,他真是一位好书记。”村民洪桂仁感激地说。

  在他的带动下,各族群众在来来往往、互帮互助中增进了感情,大家在党支部的领导下,齐心协力抓生产、建设美丽乡村。村里开展了道路绿化、安装垃圾箱、边沟硬化、景观设置、墙面美化等工程,先后修建和改扩建了23公里道路,安装了50余盏普通路灯和太阳能路灯,完成修建16公里防渗渠,新建安居富民房97套。

  作为一名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2002年以来,艾合买提以持之以恒的奉献精神、踏踏实实的工作作风,带领村民发家致富,让群众过上了好日子。

[责任编辑:赵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