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行走中眺望

——读骆娟《南麓山野——喜马拉雅徒步旅行笔记》有感

2018年11月01日 11:14   来源:新疆日报

  新疆作家骆娟的《南麓山野——喜马拉雅徒步旅行笔记》,大16开本,装帧设计讲究,彩图与文字并茂,记述了作者在喜马拉雅徒步的所见所闻。

  初读这本游记,会觉得有些像读日记,读着读着便身不由己地喜欢起作者的文字节奏。没有狂风暴雨的高亢,也没有巨石投水的激越,如风和日丽的湖面,水波均匀地荡漾,仿佛跟随作者徒步的节奏,不急不缓一步步向前。扑面而来的雪山,突然闯入的崖壁,飞流直下的瀑布,错落在山崖前的村庄,彩毯似的田野,茂密的原始森林,一棵花树一株嫩草,皆生欢喜心。文字表面不动声色,内核却很有张力,勾起读者美好的向往和不可遏制的冲动,真想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尼泊尔与中国西藏交界,两国共同拥有喜马拉雅山脉。和西藏相比,尼泊尔处在喜马拉雅山脉南面,气候相对温和,许多年前就已开辟了好几条著名的旅游线路,包括大小环线在内。中国改革开放之前,外国人登顶珠穆朗玛峰全都是从尼泊尔一侧出发。跌宕起伏的道路,独特的人文地理风貌,5000多米的高海拔和上下几千米的落差,惊险刺激,挑战每位徒步者的身体极限。正因为此,那里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徒步客。徒步运动在中国兴起时间不长,加之骨子里不喜冒险的性格,导致去尼泊尔大环线徒步的中国人并不多,因此对许多国人来说这个经历是新鲜而陌生的。骆娟这本书正是抓住这一特点,细致入微地描述了大环线上所经过的每一座山峰,每一个村庄,每一处田园,每一个驿站,沿途遇到的人,遭遇的事儿,还有满天的繁星,东升的旭日,无不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对计划去尼泊尔的徒步客来说,有很强的指导性。

  我平常基本不看游记类的书,不知道外国人写大环线的书多不多。但我知道,中国写的人极少,大多数是一般的旅游攻略。我想骆娟在写这本书之前,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它的可贵之处是将旅游攻略、日记、游记、心得体会、散文等多种文体天衣无缝地杂糅在一起,使其呈现出一种别具一格的韵致。作者认为,“带着自然至诚的感受和体验,我们的血液中本也与这山野所滋养的气息共同生存,而对着遥远山野的关注,其实也同样是对我们所生活之地的关注。某种程度上说,它们并不存在距离。”况且,“这世界是如此广阔和美丽,作为一个徒步旅行者,能将个人的微妙置放于一个更为庞杂、也更倾向于精神内核的地域空间,是何其幸运的事。”

  徒步是愉快的,积极的,开放的,是身心从沉重到轻盈的过程。作者是用最真诚的情感对待读者的,倾诉着对喜马拉雅的敬畏,对自然宇宙、大地万物的敬畏。她对着天父般的喜马拉雅,吟语、低喃、感叹、告白、倾诉、哭泣、喝酒、歌唱、大笑、思索,还原生命自然本真的状态,“那是在暗淡时光中始终闪亮着的藏在内心深处的自己,那是形态最青春,表情最淡定和感应最美妙时的自己。”通过这本书,也让每一位读者都能看到一位柔弱的女子,怎样于行走中克服惶恐、高山反应、伤痛等各种困难,使前进的脚步变得坚定不移。仅仅这些还不够,作家把自己的灵魂和盘托出,供奉在喜马拉雅山前,用自己的双脚,用自己的双眼,用自己的耳朵,用自己的嗅觉,用体内每一块骨头,每一个关节,每一条韧带,肌肉及细胞,去接近、去领受、去体会,心甘情愿接受山川的洗礼。

  当我合上这本书的时候,时序已转到秋季。骆娟告诉我,她计划9月底去西藏,开始新的徒步旅行。我突然想,这一南一北、一阴一阳环绕喜马拉雅的旅行,像不像用双脚绘制的太极图?(李佩红)

[责任编辑:张赏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