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一家亲|库尔班·尼亚孜: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者

2018年11月19日 09:48   来源:新疆经济报

  新疆经济报讯(记者宋雅文报道)“小垫布、大缠腰、二人交叉、马步回移、凤凰三点头……”11月13日,从乌什县前进镇小学传来一阵阵铿锵鼓声,走进学校广场,100多个身穿唐装风格服饰的小学生在广场前左蹦右跳敲打着腰间的小鼓。

  11岁的艾克热木·库尔班站在队伍的最前面,通过今年暑假20天的学习,他已经可以跟随着鼓点节拍,打出热烈奔放的腰鼓。“以前我只在电视上看过腰鼓,觉得很壮观,非常羡慕,但从来没想过自己也能学习腰鼓,现在我也会打腰鼓了。”艾克热木骄傲地说。

  “要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首先就要让孩子学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孩子们才能看到更广阔的世界,让孩子未来的路走得更远。”前进镇小学校长库尔班·尼亚孜说。从新疆大学毕业后的库尔班,跑过全国许多地方,多年的经历让他深知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重要性。

  “在乌什县,有很多人从没有去过县城,更不要说乌鲁木齐和其他大城市。语言不通是制约少数民族接受更高教育、融入现代文明的一大障碍。”为解决这个问题,库尔班决定拿出全部积蓄,在乌什县办一所小学。

  在这里上学的孩子大多来自农村,进校之前几乎不会说一句国家通用语言,为破解孩子们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瓶颈,库尔班创造了“浸泡式”学习法。在校园里,所有老师和学生用国家通用语言交流。从开始的一句不会说,到三年级时就能完全听懂老师用国家通用语言讲授的各门课程,并可以流畅地进行交流和表达。

  在办学过程中,库尔班一直很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将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注入孩子心中,努力让孩子们从小树立文化自信,健康成长。学习秧歌、京剧、二胡、古筝、国画……如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已在前进镇小学落地生根、蓬勃发展。

  对于一个学校来说,老师是非常重要的。在前进镇小学,大部分的老师都是来自外地,在库尔班看来,外地老师能营造浓厚的先进文化氛围。

  2016年,来自山西运城的马俊华被该校的宣传视频所打动,“在网上,我看到孩子们唱京剧的视频,在那一瞬间,我就决定来这里教书。”不顾家人的反对,她放弃稳定的工作,拿着行李、带着孩子义无反顾地来到前进镇小学。

  两年时间,马俊华用心教导孩子们,与这里的孩子们结下深厚的感情,“我已经离不开这些孩子了,看着他们一天天的变化,我的成就感也越来越强,未来,我会一直留在这里,培养更多人才。”她坚定地说。

  15年来,前进镇小学已经先后培养出8届480名小学毕业生,其中439名学生被内初班录取,录取率高居阿克苏地区之首。看着孩子们一批一批地从这所小学走出去,走向外面的世界,库尔班发自内心地感到喜悦和幸福!

  “语言是各民族之间相互交往交流交融的前提,是加强各民族大团结的基础,只有语言通、心灵通、感情通,才能真正互相了解、互相认同、互相团结。我会一直把学校办下去,让更多孩子通过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掌握更多的先进文化知识,早日成长为对家乡、对祖国有用的人才。”库尔班说。

[责任编辑:王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