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0日 10:41 来源:新疆日报
新疆日报讯(记者刘毅报道)“我叫艾力 · 吾布力,我和妻子在图木舒克市前海棉纺织有限责任公司务工,每年收入6万元左右。通过外出务工,我们全家生活发生了彻底改变,过上了幸福生活。”11月初,巴楚县恰尔巴格乡拍斯吾斯塘村村民艾力 · 吾布力说起自己的故事,脸上流露出幸福的笑容。
近年来,自治区畜牧厅7个“访惠聚”工作队、14名深度贫困村第一书记紧紧抓住党支部建设这个关键点,找准脱贫攻坚“穴位”,不断构建和完善“扶志扶智”工作体系,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逐步探索出一条“扶志扶智”的脱贫之路,让贫困群众实现稳定就业、增收、脱贫。
强支部党员在脱贫攻坚中当先锋
“我们村在河流下游,经常浇不上水,而且土地盐碱化严重,种棉花产量很低。”拍斯吾斯塘村村委会主任麦麦提艾力 · 斯迪克告诉记者,全村增收致富的主攻方向就是促进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这是经过工作队党支部与村党支部联席会议深入分析研究得出的结论。
自治区畜牧厅副厅长、“访惠聚”办公室副主任才仁拉吉甫介绍,自治区畜牧厅围绕“第一书记带支部、支部带党员、党员带群众”的工作思路,7个“访惠聚”工作队、14名深度贫困村第一书记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等制度,采取选优配强、学习交流等方式,实施村支部书记抓党建促脱贫能力提升行动,加强优秀支部书记队伍建设。在此基础上,以党支部为核心,通过设岗定责、承诺践诺,鼓励广大党员在脱贫攻坚中当先锋、作贡献,探索建立“党员致富带头人+贫困群众”模式,带动贫困群众共同脱贫致富。
目前,自治区畜牧厅通过以会代训、现场指导等方式,培训村“两委”班子成员1910余人次,培训后备干部1094人次,培养入党积极分子268名,构建“党员+贫困群众”脱贫组合221个,示范带动贫困群众2000余人,基层党组织凝聚起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为各项扶贫工作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保障。
学先进营造“我要脱贫”好氛围
“作为一名党员,我要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把自家庭院规划好、利用好。”巴楚县色力布亚镇阿克吾斯塘村村民艾尔肯 · 吾拉音说,在工作队的帮助下,他规划整理了自家庭院,现在不仅卫生好了,还利用空闲庭院搞起了种养殖,增加了收入。
自治区畜牧厅在走访调查中发现,大部分贫困户致贫的根本原因是“精神贫困”,特别是缺乏脱贫的斗志和信心。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才仁拉吉甫说,自治区畜牧厅通过开展“脱贫模范”“发展生产星”“转移就业星”等先进典型评选表彰活动,引导和激励贫困群众树立脱贫光荣新风。
同时,自治区畜牧厅驻村工作队还定期召开庭院整治工作点评会,每周现场组织村民观摩,对村民开展庭院整治、项目执行、规划建设等进行综合评价,让贫困群众变压力为动力,自觉树立脱贫志向。
送知识提高贫困群众技能本领
贫困群众摆脱贫困不仅需要信心,更需要本领。
自治区畜牧厅采取“精准滴灌”“测贫配方”的方法,根据村民需求,整合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介资源,完善“扶志扶智”套餐,开设扶贫夜校,提供政策、种养技术、产销信息、就业需求等各种培训内容,帮助村民学知识、长本领、懂政策。
“在工作队的帮助下,今年我养的羊繁殖成活率和膘情都比往年好,通过村里的畜牧业技能培训,我学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拍斯吾斯塘村村民阿米娜 · 马木提高兴地说。
才仁拉吉甫介绍,自治区畜牧厅不断完善技能培训方式,采取培训弹性制和“订单式”“田间课堂”“入户授课”“集中授课”“分散授课”等多种方式,把课堂办在田间地头、办在农牧民群众生产一线。
截至目前,自治区畜牧厅驻村工作队已开设扶贫夜校2800余次,发放脱贫技能包1.2万个,参与贫困群众达9.8万人次,厅派专家实地讲解50余场次,实地诊断群众牲畜2.1万头(只),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技能培训将先进的生产技术带给贫困群众,逐步解决了群众的脱贫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