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惠聚之星】用忠诚谱写新时代的“白杨礼赞”

记精河县财政局驻托里镇查干莫墩村工作队

2018年12月05日 16:35   来源:天山网原创

  天山网讯 查干莫墩蒙古语意为“白杨树”。在精河县托里镇查干莫墩村,精河县财政局驻村工作队聚焦总目标,紧紧围绕“1+2+5”目标任务,全力筑牢基层基础、引领脱贫增收、落实惠民政策,如同坚韧、挺拔的白杨树,全力呵护着全村各族群众的幸福和安康,唱响新时代的“白杨礼赞”!

  为基层组织装上“新引擎”

  “平时不管事、说话没人听”是刚来查干莫墩村党支部真实的写照。为此,工作队以正风肃纪为突破口,立规矩、严管理、正作风;规范“三会一课”“四议两公开”等21项制度;实行工作队员与党员、村干部“1+N”结对传帮带,发挥特长轮流授课,讲政策、讲法律、教电脑操作,共同练好群众工作“基本功”。

  为进一步增强服务能力,工作队注重调动“四老”人员政治觉悟高、对村情民情熟悉的优势,制定《“四老”人员接访日制度》《“四老”人员带培村级储备年轻干部制度》《“四老”人员讲党课制度》。将每周三定为“四老”人员接待日,对于家庭邻里纠纷现场调解,复杂问题先做好稳定群众情绪,再提交村“两委”商议解决。成立“四老”人员宣讲团,为党员群众讲党课、讲奋斗、讲变化。实行老干部带村级储备年轻干部、老党员联系带培入党积极分子制度,每名“四老”人员联系一名年轻党员、返乡大学生,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耐心做好思想教育工作。今年以来,老党员接访36次44人,解决群众诉求22件;讲党课5次,受教育620人次;培养7名村级年轻储备干部。

  “现在村里矛盾纠纷越来越少,邻里关系越来越和谐,这些都和老党员、老干部对我的言传身教分不开,他们的奉献精神和无私品质永远值得我们学习!”村干部代雪荣深有感触。

  让致富增收驶入“快车道”

  “我一直想在村里开羊毛毡加工厂,但是没有经验,多亏工作队带着我看设备、跑市场、代办营业手续,请来专家教技术,还给我提供了2万元创业资金。现在,厂子一年收入能有10万余元,还解决了村里5户贫困户就业问题。”村民孟塔提起工作队给她带来的帮助总是赞不绝口。

  查干莫墩村有173户487人,是典型的牧业村。驻村伊始,工作队与村“两委”反复研究,确定了“规模养殖+畜产品加工+民族特色产品”的增收思路。工作队采取“请进来、走出去”方式,重点对养殖、刺绣、烹饪、奶酒、肉制品制作技能开展培训10余场,覆盖村民700余人次;组织150余名党员、群众赴塔城、伊犁及周边企业参观学习,引入先进养殖技术,为每户配备挤奶机,帮助指导近20户扩大养殖规模,人均年增收2400余元。

  “农民要致富,党员来引路。”为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工作队重点在党员里培养致富带头人,帮助党员养殖能手曲·草克塔成立呼斯台养殖专业合作社,并争取30万元圈舍补贴资金和2头价值7万元的种公牛。如今,合作社已发展到母羊1500只、牛60头,吸收20余名困难村民加入合作社,每年分红资金达20多万元,带动入社村民人均增收近3000元。

  村民尼·巴德玛说:“家里的牛羊放到社里统一管理,产销一体,省力省钱又省事,我还多赚了一份工资。由党员带领增收致富,我们日子有奔头了!”

  把惠民项目办到“心坎上”

  “要真心实意为群众着想,用心用力让党的惠民政策落地开花。”这是第一书记、工作队长巴图孟克和队员们常常记挂的要求。

  驻村以来,工作队充分发挥派出单位职能优势,通过入户走访、征求意见、实地调研、认真梳理、多方论证等方式,申报牧民定居、美丽乡村等各类惠民生项目19个,在项目实施中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村务监督委员会全程参与,确保施工质量,并将项目设计、资金支付、项目验收等环节及时予以公开,打造阳光村务。村民哈孜别克高兴地说:“现在村集体上什么项目、怎么干,都由咱老百姓自己说了算!”

  查干莫墩村紧邻一条自然形成的泄洪渠,春夏多雨季节,时有洪水冲垮砂石堤坝或冲毁临近房舍农田。为彻底消除洪涝隐患,工作队多方协调争取3000余万元河道防洪坝项目。如今一条长6公里的钢筋混凝土堤坝已建成,一举解除威胁群众多年的心病。半年多来,工作队先后落实了春草场文化室项目、药浴池项目、6.2公里的道路硬化项目、2公里牧道项目,还多方筹措资金为村文化室购买了大屏、音箱、桌椅,为25名困难群众办理救助资金6.5万余元。一系列举措让查干莫墩村群众充分沐浴到了惠民政策的阳光,也让工作队赢得了群众的拥护和广泛赞誉。

  村里几年来的变化,让村党支部书记乌·台文塔感慨不已:“工作队来了之后,村容村貌和党员群众精神面貌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也让我们对以后的日子有了更多期待。有工作队的帮助,有全村上下的共同努力,查干莫墩村一定会越来越好!”

[责任编辑:王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