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工作能手】吐格曼贝什村村民的“小确幸”

——记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新疆分行驻和田县英阿瓦提乡吐格曼贝什村工作队员张振威

2018年12月20日 11:57   来源:天山网原创

  天山网讯 他年纪轻轻却踏实肯干,他青春、阳光,有激情,敢奉献。他就是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新疆分行驻和田县英阿瓦提乡吐格曼贝什村工作队员张振威。2017年驻村以来,他始终心中装着群众,用自己的小行动感动着村民、小点子方便着村民、“小笔头”引导着村民。他常说:“我要从小事着手,让村民拥有自己的‘小确幸’。”

  小行动换来大感动

  “感谢张阿卡(维吾尔语,意为哥哥)的关心和照顾,没有他的帮助,我现在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提起张振威,村民合丽且木·麦图松热泪盈眶。

  合丽且木是贫困户,没有一技之长,还带着2个年幼的孩子,生活很艰难。张振威在走访中得知情况后,主动与合丽且木结为亲戚,力所能及地帮她干农活、改造庭院、购买生产生活必需品……

  “我还年轻,不能‘等靠要’,要自己想办法挣钱,我想批发粽子在村里卖。”合丽且木腼腆地说着自己创业的想法。看到合丽且木有自力更生的愿望,张振威不断鼓励她,还在网上找了一些包粽子的方法,和队友学会后,教给合丽且木,让她学会包粽子。现在她不仅每天包粽子卖,还做起了粽子批发的生意,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以前我都是从外面批发粽子卖,现在学会包粽子后,赚得也更多了,多亏了张阿卡,我会好好干活,让孩子有更好的生活。”说起未来的生活,合丽且木充满了信心。

  村民阿依尼萨·居麦的丈夫去世后无依无靠,在村里一直抬不起头。张振威了解情况后,多次上门鼓励开导阿依尼萨,并联系她到村里的铁艺加工作坊工作,不但有收入,离家也很近。有了工作阿依尼萨像是有了主心骨,切割、打眼、组装,每个环节她都特别认真,深得老板赞赏。现在她每月都有6000多元收入,并被推选为村里的优秀致富能手,成为村民学习的典范。

  从生活上关心帮助,从思想上教育引导,张振威用一个个小行动感动着、激励着村民。驻村以来,他帮助村民解决困难诉求140多件,赢得了村民的夸赞和信任。

  小点子释放大能量

  “现在办事太方便了,不用带身份证和户口本,只要说出自己的户号,就能出具所需的证明。”村民们开心地议论着村里的变化。

  驻村伊始,张振威在入户走访中发现村民人员流动性大,户籍管理不完善,村民办事有诸多不便。如何详细、准确、快速地掌握村民家庭情况,是张振威一直思考的问题。

  一次走访中,他来到村民姆卡热姆·热合曼家,姆卡热姆正在为女儿过一周岁生日,张振威拿起相机拍了一张全家福,为姆卡热姆一家留下美好的回忆。

  给姆卡热姆拍完全家福后,张振威灵机一动,为什么不用影像采集信息来辅助入户走访信息收集?他随即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汇报了自己的想法。经认真讨论后,工作队决定为村民免费拍全家福、拍户主证件照建立数据库。很快,全村500户2005名村民有了属于自己的全家福,512名80、90后青年也有了个人证件照。

  这看似平常的小点子,却在后期建立平安家庭档案、户籍信息摸排、收入测算等方面发挥了极大作用。参照这一模式,工作队逐步建立起村民个人档案、劳动技能、困难诉求等五大类12个数据库。

  如今,村民到村委会办事,不用带身份证和户口本,只要说出自己的户号,工作人员就能从各类数据库查找出相关信息,为村民出具所需证明、填写申请表格、打印身份证照片提供便捷服务。“工作队建立的数据库为我们服务村民、提高工作效率打下了良好基础,既方便又实用。”村党支部书记李保云自豪地说。

  小笔头抒写大情怀

  “咦,这不是我吗?这不是我家的庭院吗?我家也上新闻了,哈哈哈……”村民司地卡洪·托合提大叔和吐热汗·沙塔尔大妈围着张振威,看着他手机上的新闻图片开心地说。

  驻村伊始,张振威发现村里主要通过向村民读报纸、书刊、播放光盘等方式教育引导村民,村民身边的事很少,为什么不能通过身边人、身边事来宣传引导村民,达到更好的效果呢?于是,张振威为自己增加了一份新工作——村里的宣传员。在走访中寻找最美庭院、最美村民、最能致富人等事例,撰写成信息向媒体投稿。每次刊发出来,张振威都会第一时间拿给村民看,激发村民干事热情,营造了人人想干事、干成事的浓厚氛围。

  张振威还将村里的好人好事、劳动场景一一记录下来,张贴在村里“劳动光荣、勤劳致富”的宣传栏里,坚持每周更新,让群众成为宣传栏中的主人公。“劳动真光荣,我也要好好表现,努力劳动,争取出现在这上面。”村民玛和布巴汗·买提库尔班指着宣传栏的照片羡慕地说。

  一步两步日日行,一户两户天天入。看着村里平坦笔直的柏油路,干净整洁的庭院,村民脸上幸福的笑容,村子和谐稳定的氛围……张振威笑了,这正是他驻村以来最大的收获。

[责任编辑:翟文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