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一家亲】亲戚多了路好走

——新疆“民族团结一家亲”见闻

2019年01月08日 09:51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记者/马锴 杜刚

  在多民族聚居区之一的新疆,不同民族、不同习俗的人们相敬、相亲、相伴,像家人一样相互扶持、迈步向前,在天山南北的广袤大地上绘就一张张多民族全家福。

  干群结亲同心同德谋发展

  帕提古丽·阿不拉扶着树苗,王恒挥铲填土、浇水……一天下来,两人合作种下了30棵树苗,而这只是村里2000余棵新苗的一角。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纪委监委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组织全体干部和托万克阿依库勒村村民一同筑起为村庄和农田防风沙的“同心林”。

  在阿瓦提县纪委监委工作的王恒去年与村民帕提古丽·阿不拉一家结为亲戚后,两家人便时常相互走动。除逢年过节外,周末有空时王恒也会带着家人提着水果到亲戚家坐坐聊聊,吃上一顿“拉条子”。“以后走亲戚还会去给树浇水。”王恒说,“林子长起来村里的风沙就会小一些,大家的汗就没白流,这是我们感情的最好见证。”

  2016年以来,新疆启动“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110多万各级干部职工、援疆干部与160多万基层群众结对认亲,定期登门走访,与亲戚同吃一锅饭,同饮一壶茶。广大农牧区群众家里多的不仅是“干活肯卖力”的自家人,还是“懂政策、懂法律、有见识”的主心骨。

  从家庭主妇到村里“靓发屋”店主,喀什市乃则尔巴格镇前进村村民布阿依夏木·阿布都热衣木的身份在两年时间里有了大变化。“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现在就做到了。”她说,“要是没有张娜姐,我真不知道自己还能这样生活。”

  自去年与布阿依夏木·阿布都热衣木结亲后,自治区妇联干部张娜便鼓励她走出家门就业,用劳动创造财富。在张娜的推荐下,布阿依夏木·阿布都热衣木先参加了自治区妇联提供的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又申请到项目资金支持,在村里开起“靓发屋”、带起徒弟,成了全村妇女的时尚“权威”。

  学生结亲相知相伴共成长

  小学四年级男生台磊、安才让多杰、谢木西丁·阿克木是全班公认的“三剑客”。爱笑、爱闹的他们既是篮球场上的“黄金搭档”,又能在教室里咬着铅笔商量一道数学题,就连放学路上吃零食也是一人一口,谁都不会被落下。

  喀什地区疏勒县第二小学有汉族、维吾尔族、蒙古族、藏族、塔吉克族等9个民族共计2874名学生,而像台磊他们这样的组合有很多对。自2006年由当地3所小学合并建校以来,疏勒县第二小学就以“手拉手,一家亲”为主题,鼓励、组织孩子们结对子,将民族团结教育融入其日常学习生活中。

  结对子后,孩子们常会凑在一起过生日,逢年过节也会把家里的美食带给对方。退休不久的前校长刘英是这些年孩子们亲如一家、共同成长的见证者。她说:“你吃我家馓子,我吃你家月饼,都是生活里不起眼的小事,却能让孩子在分享中学会接纳,拥有亲情般的友情。”

  小手牵大手,孩子间的情谊也使更多家庭结了亲。任宏程和玉山江·吐尔逊就是因女儿们的结对活动,相识相熟成为朋友。平日里,若是谁工作忙不过来,另一家大人都会把2个小姑娘接回家去照顾吃喝、辅导作业。“父母的心都在儿女上,能像亲闺女一样对待我的女儿,这不是亲人是什么?”任宏程说,“大人的情谊也会和孩子的情谊一样越来越深。”

  商户结亲互学互鉴同致富

  营业不到1年,就吸纳57名待业青年、下岗职工及亲属就业,在阿克苏市王三街上,一间由7个民族88位股东共同出资创办的餐厅成了附近有名的“解决就业大户”。这间名为“一家亲”的餐厅是由木合塔尔·阿布都肉苏力和娄建波共同发起的。

  两人都有多年餐饮行业从业经验,此前各自经营一间餐厅。去年,在阿克苏市开展的结亲活动中,结为亲戚的两人决定发挥共同优势,帮助更多人“找到工作,靠劳动过上好日子”。

  木合塔尔·阿布都肉苏力善做抓饭、拉面等当地传统美食,娄建波则为餐厅增添了不少新式菜品,都很受顾客欢迎,每到饭点餐厅总是挤得满满当当。今年夏天,二人在和其他股东商量后,又在不远处的另一条街上开了2家分店。

  “餐厅经营大伙都上心,有的联系供货商,有的张罗服务员培训,有的在本地的微信群里打广告。”娄建波说,“有钱一起赚,有劲一起使,彼此间的信任和感情也越来越深了。”

  还有些商户仍保持独立经营,但彼此间的交流合作却丝毫不少。自打开办火锅店以来,阿衣古丽·艾买提就一直以当地较为常见的麻辣孜然锅底和牛羊肉为主打。去年6月,她和同样经营火锅店的刘涛结为亲戚,接受了刘涛增加食材和丰富口味的建议后,推出的海鲜火锅销量很不错。

  “老顾客没走,又多了不少新顾客,跟着我这亲戚学,感觉路一下走宽了。”阿衣古丽·艾买提说。 (据新华社乌鲁木齐电)

[责任编辑:王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