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户开豪车要一查到底

2019年01月16日 10:32   来源:北京日报

  近日,山西某县一张贫困户信息表引发轩然大波。原来,在车辆信息栏,有的贫困户拥有奔驰,有的拥有京牌奥迪,还有的竟有五辆车!面对质疑纷纷,当地相关人员回应称,“有车不一定不符合条件,还得结合购车时间、家庭收入等情况综合评定”,回答避重就轻,令舆情再次高涨。

  贫困户当然不是不能有车。尤其是该县地处吕梁山区交通不便,要想把当地特产运出去,有车拉货肯定方便得多。不过,更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像奔驰奥迪之类的车辆,已远远超出了基本生产生活工具的范畴。如果只是一位贫困户拥有豪车,或许还有可能是“打肿脸充胖子”。然而众多贫困户皆是如此,实在让人起疑:是否有人戴着贫困帽“吃空饷”?

  “冒充贫困户”的猜测,实非无中生有。审计署报告显示,2017年全国被审计的各县共剔除和清退不符合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18万人。也就是说,确有不少人把扶贫资金看作“唐僧肉”,通过伪造档案、冒用他人名义等方式,不符合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吃上一口。如此一来,不仅造成国家扶贫资源的错配,也让扶贫政策的公平性打了折;不但拖累扶贫工作的进度,更损害社会对扶贫工作的认同乃至“人心”。

  身份造假固然触目惊心,但更让人忧虑的是监督机制的失察失灵。就以此次事件来说,如果这份信息表没有发到网上,恐怕这些“幺蛾子”根本不会被大众发现。显然,不可能所有的扶贫数据,都依靠大众来监督;也不可能每一位贫困户的身份,都有赖媒体去甄别。做好基层扶贫工作,扶贫官员首先要尽职尽责、依规办事。同时,负有监督之责的主管部门也要绷紧责任之弦,把压力从上到下传导到位,斩断伸向扶贫款的“黑手”。

  当前,调查组已进驻该县,逐村逐户摸排核对。我们期待“贫困户开豪车”一事能早日查清,更期待常态化的监督机制发挥作用,确保每一分扶贫款都用在刀刃上。 (鲍南/撰文琚理/漫画)

[责任编辑:翟文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