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携手育瓜苗

2019年02月12日 16:23   来源:兵团日报

  天山网讯(记者李志贤 通讯员吴红丽报道)“瓜苗已经全部出土了,再过几天就可以嫁接了。”

  “太好了,嫁接西瓜上市早,一定能卖个好价钱。”

  ……

  1月16日,在三师四十七团八连的温室大棚里,十二师驻四十七团三连“访惠聚”工作队队长龚松林和几位职工开心地交流着。站在龚松林旁边的女士,是二二一团党委专门选派到四十七团帮助“访惠聚”工作队育苗的专家,这位专家不是别人,正是龚松林的妻子邓红。

  “去年我们试验种植了30亩地的嫁接西瓜,效益非常好,今年我们计划扩大种植面积到450亩。”龚松林说。去年,工作队在二二一团党委的大力支持下,引进了嫁接西瓜种植技术,西瓜上市后供不应求,效益很好,一下子激发了职工种植西瓜的积极性。

  “去年我种了1亩地的嫁接西瓜,挣了3000元钱,今年我要多种西瓜,多挣钱。”得知今年连队鼓励职工扩大种植面积,三连职工托合提克热木·亚生第一个找到工作队,主动要求承包30亩地的嫁接西瓜。

  扩大种植规模,必须要保障幼苗的供应数量。去年30亩地的幼苗,工作队直接从二二一团用冷藏车运了过来。而今年450亩地的幼苗,如果用冷藏车运输必将产生高额的运输费用,无疑会增加职工的种植成本。

  “我们可以在四十七团的温室大棚育苗,一来可以节省费用,二来可以带着连队职工学习嫁接技术。”龚松林斩钉截铁的声音,立刻得到了连队职工的赞同。

  说干就干,很快,育苗的温室大棚就选好了,培育幼苗的托盘、基质、肥料也全部到位了。然而育苗的技术员人选却成了龚松林的“心头病”。

  “培育幼苗的技术员很关键,由于嫁接技术十分复杂,相当于给幼苗‘做大手术’,稍微有一点疏忽就可能功亏一篑。”万事俱备,却找不到合适的技术员,因为这件事,龚松林几天几夜没有睡好觉。

  “要不我来给你当技术员吧,我干活你肯定放心,还不用发工资。”在一次与妻子的通话中,龚松林与妻子交流了此事。让他没想到的是,妻子给出了这样的建议。

  原来,善解人意的邓红早就知道丈夫因为技术员的事寝食难安,看在眼里、疼在心里的她干脆向丈夫“主动请缨”。“一来可以帮助他解决当前育苗的困难,二来还可以更好地照顾他。”邓红说。

  “可是你来了,孩子怎么办?”龚松林的儿子正在十二师高级中学上高三,正处于人生的关键时期。聊起孩子,夫妻俩又沉默了。

  “妈,您去吧,我能照顾好自己。我保证一定好好学习,决不让你们担心!”得知父亲的情况后,儿子龚万成当面向母亲立下了“军令状”。

  “放心,我一定完成好任务!”得到二二一团党委的支持后,邓红马不停蹄地赶到了四十七团。深知责任重大的她一到四十七团就投入到紧张的育苗工作中。虽然邓红对嫁接西瓜技术早已驾轻就熟,但是四十七团昼夜温差大、土地盐碱含量高等情况,还是让她不敢掉以轻心。

  每天10时30分准时到大棚,掀帘子、测温度、查看幼苗长势……邓红就像一个陀螺,带着职工们在大棚里忙得不亦乐乎。

  “邓大姐人特别好,什么活都带头干,而且特别耐心,我们跟着她学了不少技术。”正在跟着邓红学习嫁接西瓜培育技术的四十七团八连职工麦麦提·穆海麦提竖着大拇指说。

  “谢谢媳妇,辛苦了!”看着30万株瓜苗一天天长大,龚松林悬在心中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看着日渐消瘦的妻子,心疼的泪水涌上龚松林的眼眶。

  育苗的问题解决了,可如何让四十七团职工群众全面掌握嫁接西瓜种植的一系列技术,邓红这个“贤内助”向龚松林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通过种植高标准示范田,把育苗、嫁接、移栽、种植和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都展示给职工群众,让他们跟着我们学习技术。”邓红说,有了示范田,职工群众可以直观地学习技术。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龚松林说,打造高标准示范田意义重大,根据经验,只要管理到位,1亩地嫁接西瓜的效益高达8000多元。工作队迟早会走,但是嫁接西瓜种植技术不会走,只要职工群众掌握了技术,嫁接西瓜一定能成为带动职工群众增收致富的项目。

  “过两天,二二一团党委专门从山东聘请的8名嫁接技术专家就到四十七团了,有了他们的指导,今年一定是个丰收年。”龚松林拉着妻子的手,看着满棚绿油油的幼苗,脸上满是灿烂的笑容。

[责任编辑:赵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