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老人过元宵

【天山南北闹元宵】一段欢欣的回忆

2019年02月20日 10:15   来源:新疆日报

  新疆日报讯(记者梁立华报道)2月18日,在元宵节来临之际,70岁的乌鲁木齐市民张建中专门到超市为孙女精心挑选了小猪佩奇灯笼。“孩子喜欢,看着也喜庆,就当是节日礼物了。”今年的元宵节,张建中早已有了计划,他打算跟家人一起到乌鲁木齐南山风景区玩一玩,观赏“水墨天山”的景致,晚上再带孙女去电影院看电影。

  “现在过元宵节跟以前比起来,变化可大着呢。”张建中说,“单说元宵,现在种类就非常丰富,有芝麻、核桃、花生、山楂等各种馅儿。小时候,元宵的馅儿都是用红糖做的。那时候买元宵要用粮票,购买数量有限,每次都吃不过瘾,现在就不一样了,想吃多少就买多少。”

  元宵节少不了赏花灯,张建中回忆道,过去都是父母给做灯笼,以柳条或高粱秆做灯笼架,在外面裹上一层红纸,里面点上一支蜡烛,一个红灯笼就做好了。还有的用白菜根和萝卜根来做,虽然简陋,但当时能有一个灯笼就会非常高兴。

  时代在进步,过节的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张建中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过元宵节很单调,那时候没有电视,晚上吃碗元宵,打个灯笼,节就过了。到了八十年代末,家里有了电视,元宵节晚上家人们就围坐在一起看晚会。”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愈加丰富。张建中印象最深刻的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元宵节的节日氛围越来越浓厚,人们会走上街头燃灯放焰,看花灯、听戏曲、观赏舞龙舞狮等。

  “现在小孩子过元宵节很幸福,吃得好、玩得好,今天我就给孙女买了好几个灯笼。”张建中说,说到底,是国家强大了,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

[责任编辑:王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