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53.7万人是如何在一年内脱贫的

2019年02月25日 09:40   来源:新疆日报

  各地针对贫困地区实际,从转移就业、发展产业、易地扶贫搬迁、综合社会保障兜底等七个方面灵活施策,精准发力。

  贫困人员医疗保障水平提高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风险相应降低,健康扶贫对于贫困人员的支撑作用正在显现。

  援疆扶贫日益深化,为贫困地区注入资金、人才、项目的同时,新疆区内协作帮扶、定点帮扶等形式也发挥积极作用。

  新疆日报讯(记者王兴瑞报道)新疆2018年脱贫攻坚的成绩单近期公布:自治区53.7万贫困人口脱贫,513个贫困村退出,3个贫困县摘帽。自治区贫困发生率由2017年底的11.57%下降至6.51%。

  在脱贫攻坚越来越成为“难啃的硬骨头”的当下,这个数据来之不易。53.7万人如何在一年内实现了脱贫?这既有自治区多年来持续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打下的基础,更离不开去年自治区脱贫攻坚各支力量奋发努力、贫困群众自力更生形成的巨大力量。

  各支脱贫攻坚力量向贫困的关键处、紧要处汇集,共同夯实“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基石。其中,一些关键措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精准施策 因人因事帮扶

  贫困看似是一样的贫困,但脱贫办法却是千差万别。各地实际发展情况不一样,贫困户自身情况更是不一样。如何将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纳入到一条脱贫主线上来?对照“六个精准”要求,自治区提出了“七个一批”,要求各地针对贫困地区实际,从转移就业、发展产业、易地扶贫搬迁、综合社会保障兜底等七个方面因地制宜、因事制宜、因人制宜,灵活施策、精准发力。

  按照“七个一批”,各地对症下药,量体裁衣,逐地、逐户破解难题。

  在阿克苏地区,当地粮油购销集团公司与140个农民蔬菜合作社签订蔬菜收购合同,带动11345户贫困户参与蔬菜种植。柯坪县引进5家劳动密集型产业,建设1.84万平方米的扶贫厂房(车间),提供就地就近就业岗位1500余个。

  在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当地全年开展土地流转4696.7亩,带动贫困户434户。乌恰县借助吐尔尕特口岸区位优势,搬迁安置巴音库鲁提乡贫困牧民136户445人,实现“一户一铺”。

  在和田地区,当地结合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亩的现实,组织小而散的贫困户发展养殖业,通过引进龙头企业,2018年新增出栏肉羊30万只、商品兔80万只,带动大批贫困人口养殖脱贫。

  通过为贫困户量身定制不同的扶贫方案,贫困户在“七个一批”中找到脱贫致富的适当门路。除了兴产业、促就业、易地扶贫搬迁等方式,自治区去年还通过新增护边员、选聘草原管护员、生态护林员等政策,让扶贫的“东风”惠及边境线贫困人员、牧区贫困人员等。

  补齐短板 向薄弱处发力

  基础设施不完善,发展硬件“不硬”,教育发展程度低,带动脱贫能力弱,医疗保障水平低,易出现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这些都是贫困地区脱贫的“瓶颈”。为补齐这一短板,我区各地立足稳定脱贫的长期效应,对照影响“两不愁三保障”的突出问题,着力解决基本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欠缺等问题,不断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一组数据显示出去年自治区贫困地区补短板的成绩。2018年,自治区落实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等项目资金24亿元、支持1592所义务教育学校改善办学条件;与商业保险公司合作,按照每年人均186元保费的额度,为162.75万贫困人口参保补充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对贫困人口的起付线全部降低至60%,22个深度贫困县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达标率分别达87.3%、88.3%;全疆解决饮水安全贫困人口56万人,贫困村通硬化路407.9公里,贫困村通水、通电、通广播电视、通宽带网络等问题,全部完成年度计划。

  乌什县是深度贫困县。2018年以来,该县财政共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保个人缴费资助65.7万元。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保率达到100%。一年间,全县贫困人口、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全年在定点医疗机构住院7225人次,报销住院费用1660.3万元;贫困人口补充医疗保险5520人次,报销187.45万元,平均实际报销比例达到95%以上。

  贫困人员医疗保障水平提高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风险相应降低,健康扶贫对于贫困人员的支撑作用正在显现。在贫困地区,路、水、电、网等设施条件日渐完善,教育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日渐提升,贫困家庭的学生有学上、上得起、不辍学,教育正向解决贫困的深层次问题发力。

  凝聚合力 全社会参与扶贫

  脱贫攻坚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面对啃下“硬骨头”的硬任务,需要下非常之功,更需要多方合力。自治区学习借鉴闽宁扶贫协作的宝贵经验,推动形成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和援疆扶贫“四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进一步凝聚全社会参与脱贫攻坚的合力。

  依托对口援疆通道,浙江省援疆指挥部在阿克苏地区持续实施“十城百店”工程、产业援疆“百村千厂”工程,取得积极效果。2017年至2018年底,“百村千厂”工程已经在阿克苏地区105个乡镇(村)建设项目129个,建设厂房389座,解决就业岗位1.7万多个,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490人。阿克苏地区特色林果等产业优势明显,依托“十城百店”工程,红旗坡苹果,温宿大米和各县市的红枣、核桃等特色农产品在浙江市场销售15万吨以上。

  援疆扶贫日益深化,为贫困地区注入资金、人才、项目的同时,新疆区内协作帮扶、定点帮扶等形式也积极发挥作用,形成帮扶合力。先富帮后富、北疆帮南疆、兵团帮地方,各地发挥自身优势,对接贫困地区弱势,区域内扶贫协作深入开展。

  自治区249家单位定点帮扶279个贫困村,16家中央单位定点帮扶27个贫困县,实施帮扶项目131个。

  在更广泛的层面,民营企业等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扶贫,截至今年初,我区参与“千企帮千村”行动企业总数达1255家、帮扶村总数1376个、受帮扶总人数28.1万人、产业帮扶金额13.79亿元。

  与此同时,“民族团结一家亲”“结亲周”等活动持续开展,112万名干部群众与169万名基层贫困群众结对认亲,勤走访、勤帮扶,为贫困地区脱贫积蓄点滴力量。

[责任编辑:张赏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