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3月13日 10:39 来源:阿克苏日报
天山网讯(记者冯磊 通讯员刘浩报道)“我现在去外面打工,就把牛放到托牛所里。不用操心,每年还能有1000多元钱的分红。”3月6日,新疆阿克苏地区温宿县托乎拉乡托万克库尔巴格村贫困户尤努斯·奥斯曼说。
今年,尤努斯·奥斯曼从村里领到了一头扶贫牛,可是他不懂养殖,还想去县城打工,没时间照看。得知村里办了个托牛所后,他果断把牛送了过去。“我和托牛所签了三年合同,三年间生的小牛归托牛所,我每年能拿到分红,三年后,可以随时把牛领回来。”尤努斯·奥斯曼说。
55岁的图尔贡·斯迪克是托牛所的主人,问其为什么要办托牛所时,他说:“我以前是村干部,退休后在家呆了一个月,老觉得不舒服,总想再干点什么。”多年的工作经历,让他明白,村民们的家庭基础很薄弱,一旦发生意外,致贫、返贫的几率很大。村里给贫困户们发放了扶贫牛,但分散零碎的养殖模式发展缓慢,而且贫困户虽然领到了扶贫牛,但是因为缺少技术,牛往往越养越瘦,村民花费了时间和精力,收效却很少。我多少懂一点养殖技术,所以就想在牛上做文章。”
“2017年下半年,我听说全乡准备把贫困户的扶贫牛进行集中托养管理。”图尔贡·斯迪克告诉记者,不管消息是否准确,他决定先办一个小的牛场。于是,他先后投入50万元,购买、翻新了村里废弃的养殖场,买了15头牛,开始探索集中养殖之路。
消息最终被确定。图尔贡找到自治区地矿局驻托万克库尔巴格村工作队,说明情况。在工作队和村委会的协调帮助下,图尔贡的托牛所办了起来。全乡37户贫困户把自家的扶贫牛送进了他的托牛所,让图尔贡坚定了办好托牛所的信心。
工作队员郑建说:“村民将牛送到托牛所,不用管理,也不用承担风险,省出的时间可以外出打工增加收入,年底还能拿到分红。而且,农户也不用在自家建暖圈等设施,腾出来的地方还能发展庭院经济,这是一举多得的好办法,所以我们非常支持他。”
“你看,这边饲料都是我自己配的。”在托牛所的牛棚边上,饲料和稻草堆成了小山。
图尔贡说,统一管理、统一饲喂、统一防疫,有效地降低了饲养成本和养殖风险,既保证了贫困户的收益稳定性,也为托牛所带来了利润。
图尔贡告诉记者,截至目前,托牛所新增小牛20头,总数已达70头,他一个人已经忙不过来,便以每个月2000块钱的工资雇了村里的贫困户买皮孜·买合苏给他打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