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见闻】羊群“云上”漫步 牧民“掌上”养羊

2019年03月20日 10:41   来源:新疆日报

  新疆日报讯(记者张婷报道)惊蛰已过,天气慢慢转暖。不久前,新疆阿勒泰地区福海县喀拉玛盖镇开勒铁开村牧民塔勒道·黑扎提家新添了200只冬羔。望着羊圈里奔跑的小羊,这个50岁的汉子眼神里充满了信心,再过几天,羊群就要转场到离家150公里外的夏牧场。在这之前,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给每只羊羔做“身份识别”信息录入。拍照、打耳标、量身高体长、脖颈植入智能芯片……之后所有的数据信息将通过一部智能手机上传到“掌上牧场”APP数据平台,由平台工作人员分类,把收集的信息再次上传到“掌上牧场”溯源平台,等待客户认养羊羔。

  “4月到9月,我们在夏牧场放牧期间,客户通过牧场公众号,就能连通我们的视频,实时看到他们认养的小羊的生长情况,同时还可以看到我们每个牧羊人的个人信息。”3月8日,塔勒道一边说着,一边轻车熟路地在手机上操作着。

  4年前,“认养代牧”这个词对塔勒道来说是个全新的概念。当阿勒泰掌上牧场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刘巍找到他时,他还是个靠天养畜的传统牧民。“加入我们的团队,每年从你家收购200只冬羔,保证小羊出栏时价格高于当年市场收购价,而且在养殖期间每月付你2000元工资。”

  正是看到传统放牧方式和互联网相结合带来的潜力空间,多年从事食品行业的刘巍也打算在这个全新的领域里放手一搏。

  唯有改变才有希望。从2016年开始,塔勒道成为公司的一员,在专业团队老师教授下,他认真学习相关知识。

  “从2016年开始,我再也不用担心冬羔的销售了。”对于塔勒道来说,最大的好处是一只羊至少比原来多卖200元,并且他能提前从公司拿到预付金。

  如今,羊还是那些羊,牧民还是那个牧民,可就在智能手机这一拍一按之间,他的身份已从传统牧民向新型牧羊人转变。

  除了身份转变,科技放牧的好处也远远超出塔勒道的想象。过去放牧是散放模式,进入大山,可能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情况:交通不便、没有信号、突变天气、牛羊走失……如今,依靠电子设备和网络技术,羊身上“穿戴”的电子设备随时向牧羊人报告它们的位置信息,还有超区域活动报警功能。实现了信息实时交互“可视可知可控”,使地域广阔、交通不便的牧场变身“云端牧场”,彻底颠覆了人们印象中的传统畜牧业。

  这些新技术的应用,离不开专业技术团队的支撑。2015年,新疆阿勒泰掌上牧场科技有限公司在福海县成立,兴办“掌上牧场”,使得牛羊随时随地“看得见”。

  说起自己的初衷,刘巍说,多年来当地地标性大尾羊质优价不优,而绿色有机肉制品在内地市场有很大潜力,如何赢得客户信任?他萌生了一个想法:把牧业互联网+食品安全溯源有效结合,让消费者自己看着羊羔长大。

  刘巍联合当地5家家庭牧场,利用他们的养殖基地,让客户根据自身家庭需求认购羊羔,平时由公司安排牧羊人养殖管护。2017年6月,投资50万元在福海县喀拉玛盖镇夏牧场——红山嘴口岸接通了光纤专线,并建设了视频监控系统。同时,团队注册了微信公众号、小程序,开发了掌上牧场APP、网上商城,掌上牧场通过互联网把牧民与城市用户联接起来。

  此外,该公司建立了从牧场到产品,从活畜到屠宰、加工、销售、服务的完整质量监控体系。

  4年来,已有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800名客户认养了羊羔。掌上牧场公司不定期地邀请这些“牧场主”来到夏牧场,探访他们的羊羔。“掌上牧场通过互联网把牧场与用户联接起来,利用互联网思维和手段改造了传统农牧业产业链,使农牧业细节透明化、流程互联网化。”刘巍说。

  目前,该公司通过“线上电子商务+线下物流配送”的服务模式,线上展示、线上交易、信息服务和线下配送服务联动,实现高品质、高鲜度的羊肉从基地到终端货架、百姓餐桌,建立二维码质量追溯体系,完善畜产品的质量安全功能,让客户与牧场全方位“连线”。

  从2016年至今,掌上牧场公司通过认养代牧和在线商城实现了3000只羔羊的销售,实现销售额800多万元,为合作的5户牧民直接增加收入25万元。

  “虽然目前我们还处在起步阶段,但我们有信心,结合当前阿勒泰地区旅游大发展的好时机,带领更多牧民一起奔小康。”刘巍说。

[责任编辑:廖映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