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声音】“后备箱经济”大有潜力可挖

2019年03月21日 11:49   来源:新疆日报

  自驾游近年来在新疆迅猛发展,为发展“后备箱经济”提供了契机。抓住机遇,做好做大“后备箱经济”,会让更多农牧民分享旅游业发展的红利,在脱贫增收的路上走得更好。

  近日,笔者在博湖县采访时,听到人们津津乐道一个热词——“后备箱经济”。

  博湖县拥有全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博斯腾湖,这里是风景如画的国家5A级景区。近年来,博湖县不断加大对景区的投入,八方游客纷至沓来,其中相当一部分游客选择自驾游。大家乐享了美景,返回时自然想带点土特产。博湖县以生态立县,绿色种植、养殖是当地优势。于是,风干牛羊肉、农民种的大棚菜和农家院子里养的鸡、鸭、兔、鹅等各种土特产品,纷纷进了游客们自驾车的后备箱。游客满载而归,农民获得增收,彼此都很开心。

  2018年,博湖县接待游客308万人次,直接收入2.44亿元,双双创下新高。旅游收入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49.7%,其中相当一部分收入来自“后备箱经济”。在乌兰再格森乡乌兰再格森村,有一条因游客而“生”的美食一条街,除了特色美食,一半店家销售乡村土特产,每家店一年平均有五六万元的收入。博湖县还开展“土特产进景区”活动,有的农民一天就有四五百元的收入。

  2016年,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加大旅游、文化等领域有效供给,实施乡村旅游后备箱行动。越来越多的地区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把“后备箱经济”作为促进群众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在越来越多的城市近郊乡村,近年来涌现出大批各种形态的农家乐,节假日纷至沓来的城里人除了到这里感受田园风光、放松身心,回城时,汽车后备箱还装满了绿色健康的农家特产。

  “后备箱经济”的兴起,让偏远乡村的农民有了参与旅游业大发展的路径。新疆地域广袤,美景数不胜数,但许多奇山秀水或在深山、或在高原、或在沙漠边缘,如非自驾不能轻易到达。近年来,随着自治区旅游兴疆战略的大力实施,自驾游蓬勃兴起,遍及天山南北。在一些偏远乡镇,“后备箱经济”直接带动农民增收,也激发了乡亲们种植、养殖的热情。

  在疆内一些地区,“后备箱经济”已经开始走精品化、品牌化路线。2018年,笔者在昌吉市一个规模较大的农家乐看到:借助“后备箱经济”产生的口碑效应,这个农家乐为自己的农产品注册了品牌,设计了统一包装,准备同时开实体店和网店。可见,小小的后备箱可以连接大市场,可以有大作为,可以为老乡们带来大收益。

  自驾游近年来在新疆迅猛发展,为发展“后备箱经济”提供了契机。抓住机遇,做好做大“后备箱经济”,会让更多农牧民分享旅游业发展的红利,在脱贫增收的路上走得更好。(海风)

[责任编辑:张赏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