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上下功夫——

【聚焦三农】让农业更有奔头 让农民更有干头

2019年03月22日 11:38   来源:新疆日报

  新疆日报讯(记者帕热扎提 蔡蔬摄影报道)2019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新疆将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抓实抓好“三农”工作硬任务,促进新疆农业提质增效和农民增收。

  巩固成果 “产量高”转向“品质优”

  【政策】

  今年,新疆将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围绕“三农”工作硬任务,扎实做好农业农村发展各项工作。要推进特色林果业继续转型发展,进一步完善林果等特色农产品托市收购政策,支持和引导各类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农产品营销,叫响新疆林果“金字招牌”。

  2月底,皮山县木吉镇阿萨尔村村民麦麦提喀迪尔 · 吾舒尔正在将最后一批错季销往内地的红枣装箱。他承包的60亩地红枣运用科学方法种植、精细管理,产量、质量提高的同时,销量也更好了。

  黑小麦、富硒馕、有机薄皮核桃、色买提杏、玫瑰花酱、麻仁糖、18度甜苹果……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的引领下,农业高质量发展在天山南北不断推进。

  2018年,对奇台县西地镇桥子村村民刘建新而言具有标志性意义,他种植的小麦品种——强筋小麦,成为市场的宠儿,因为品质优,他再也不愁没有订单。由产量高到品质优是奇台县小麦产业的变化。奇台县自2016年实施国家级小麦绿色高产高效创建项目以来,通过推广关键生产技术,推进小麦标准化生产,已实现小麦良种全覆盖。同时逐步扩大绿色小麦种植面积,着力打造新疆绿色小麦生产基地。

  综观自治区粮食、棉花、林果、畜牧等多个领域,在稳步发展的同时,科学种植提质增效正成为主旋律。

  增强活力 “小农户”转为“规模化”

  【政策】

  今年的自治区党委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组织等经营主体流转。

       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少不了企业、农民合作社的带动。如今,行走在天山南北农村牧区,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正不断取代农民自产自销的传统产销模式……

  3月初,记者采访乌鲁木齐西滩国庆农业机械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左庆时,他正在米东区羊毛工镇羊毛工村的合作社里忙着算账,着手水稻春播工作。“2018年,合作社里的农民每亩地增产100多公斤,因为品质好,大米一出厂就被抢购一空。如今,村民种植水稻的积极性很高。”左庆说。

  “过不了多久,合作社种植的水稻从插秧、收割到烘干,都将实现全程机械化作业。”左庆说,以前水稻种植基本依靠人工,现在全程机械化让大米的品质和生产效益有了大幅度提升,农民加入合作社,既增加了收入,又解放了劳动力,农户由最初的不感兴趣转变为现在主动要求加入合作社。

  目前,自治区农民合作社总数达26462家,较2017年增长9.8%。到2020年,自治区农民合作社将达到3万家,入社农民达到50万人,家庭农场达1000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面积占总承包耕地面积20%以上,发展活力明显增强。

  3月15日,在库车县乌恰镇蔬菜育苗基地,工人正检验蔬菜苗,准备发往全县各乡(镇)的贫困户家中,助力贫困户增收。今年,库车县建档立卡贫困户蔬菜种植面积将超过6500亩。

  提升水平 “单一化”变为“融合兴”

  【政策】

  当前,新疆紧紧围绕一产上水平、二产抓重点、三产大发展的目标任务,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引领下,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了就业,特色农产品通过精深加工提升了附加值,农产品市场开拓深入推进,农产品品牌化建设不断提升。

  3月11日,莎车县恰尔巴格乡乌塔克其村村民喀麦尼萨 · 依提一如往常早早起床,吃完早饭,径直赶往村办工厂上班。

  喀麦尼萨今年32岁,2018年8月,她成为村办工厂的一名缝纫女工,经过3个月的技术培训,如今已成为管理37名工人的小组长。“我们制作的服装不但销往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现在缝制的这批羊绒大衣还出口到国外。”

  据了解,近年来,喀什地区在二产抓重点上下功夫,一批村办工厂陆续开工。

  据自治区党委统战部驻乌塔克其村第一书记董成平介绍,目前,乌塔克其村建成500平方米的村办工厂,解决了120名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我们正在与福建达利园食品有限公司协商合作建食品加工厂,将来还会成立蔬菜大棚种植合作社、建成蔬菜脱水加工厂,打造乌塔克其村的产业小区,届时可解决1000人就业。”董成平说。

  畅通渠道 “地头等”变为“超卖包”

  【政策】

  今年,新疆将加快建设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发展农超对接、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业态。畅通城市与农村之间渠道,让更多农户的致富路越走越宽,越走越踏实。

  番茄、茄子、豇豆、辣子等应季蔬菜混搭,外加一点葱、姜、蒜……在克拉玛依和家乐超市,物美价廉、绿色新鲜的巴海蔬菜“超卖包”成为市民的首选。

  在乌苏市八十四户乡巴海村,提起55岁的黄沂珍无人不知。

  黄沂珍利用在农牧民夜校里学到的种植知识,引进蔬菜新品种,生产出高附加值的绿色蔬菜。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她成立了润禾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如今,合作社有温室大棚20多座、冷棚180多座,总种植面积超过500亩,生产蔬菜品种达30多个。

  过去村里种出的蔬菜要等菜贩子到地头收购,价格压得很低。如今,合作社生产出来的蔬菜直供克拉玛依和家乐超市。2018年10月,驻村工作队帮黄沂珍联系上了乌苏广播电视传输网络有限责任公司,合作社与该公司达成协议,利用该公司的网络平台推动蔬菜直供,把蔬菜包装成精致的“超卖包”,拓宽了销售网络和销售渠道。简单地说,“农超对接”就是让农民生产的优质农产品直通终端门店,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农民生产效益。

  目前,在新疆大小超市、社区蔬菜副食品直销店,通过“超市+基地”“超市+龙头企业+农民”等方式,生鲜、蔬菜、特色瓜果都有销售。越来越多的“黄沂珍”正活跃在希望的田野上。

[责任编辑:张赏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