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石河子:从戈壁荒原到幸福宜居的城市

2019年04月24日 15:06   来源: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讯(记者王瑟报道)清晨窗外响鞭声声,夜晚广场上舞曲阵阵。每天早晚,新疆石河子市大大小小的广场里,挤满了跳舞唱戏的人。跳得陶醉,看得心动,整个城市沉浸在欢乐与祥和中。

  站在城市南部天山的一处高地——将军山的山顶,向北望去,石河子市一览无余。当年王震将军站在这里选定了石河子市,这座由军人规划、军人建设、军人管理的城市,成为新中国诞生后第一座新城。

  著名诗人艾青在这里居住了16年,他为这座城市写下这样的诗篇:我到过许多地方,数这个城市最年轻。它是这样漂亮,令人一见倾心……一年三百六十天,看它三万六千遍。因为它永远在前进,时时刻刻改变模样。因为我透过这个城市,看见了新中国的成长……

  从人拉肩背到无人驾驶现代农业

  军垦博物馆里,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几张军垦战士拉犁的照片和俗称二牛抬杠的那件生产工具。当年的军垦战士,为了发展生产,用双手和双肩,在风头水尾之地,进行了一场场壮阔的大生产运动。一件补了296块补丁的御寒大衣,早已看不出最初的色彩,如今它是国家一级文物,静静地讲述着当年的艰苦与奋斗。

  八师石河子市北泉镇鸿兴翔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周润办公桌上的电脑屏幕上,一台在大田作业的拖拉机的运行状况正清晰地显示出来。

  这个拥有181人的合作社,成立于2018年1月23日,耕地面积达2.2万亩以上,仅大中型农机具就有46台,农业生产全部实现机械化。说起这个发展变化,周润感慨地说:“2010年我来这里时,承包了65亩土地,那时还是人工作业,一亩地一年平均要用6.5个人工,生产成本很高。实现机械化生产后,一亩地一年平均才用1.5个人工,极大地提升了劳动生产率,降低了生产成本,这让我们去年一亩地纯利润达1000元。现在做个农民都很幸福。”

  说到这,周润激动地说:“你这几天来早了,再晚来10天时间,你就可以看到使用卫星导航技术播种棉花的壮观场景了。过去棉花播种全是用人工,就是有播种机,也要靠人来驾驶、播种。我们石河子市有个老劳模叫金茂芳,她是第一代女拖拉机手,20世纪50年代驾驶着莫特斯-35轮式拖拉机,7年完成了20年的生产任务,那时的劳动强度多大呀。现在可好了,全是卫星导航无人驾驶,生产效率还大幅提高。”

  2018年,八师石河子市棉花种植面积达380万亩,利用卫星导航技术进行棉花播种242.6万亩,比2017年增长39.3%,占八师石河子市棉花播种总面积的63.8%。安装卫星导航自动驾驶系统的拖拉机,平均每台播种棉花面积约970.4亩。八师石河子市现在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应用卫星导航技术实施精准农业面积最大的区域,职工生产再也不用脸朝黄土背朝天了,用他们的话说:这种农业生产方式的变化,做梦都想不到。

  一张蓝图发展为智慧城市

  “劳动的歌声满山遍野,劳动的热情高又高。生产运动猛烈地展开,困难把咱们吓不倒……劳动双手能够翻天地,戈壁滩上盖花园……”

  当年这首歌曲《戈壁滩上盖花园》,曾激励了多少参与建设石河子市的军垦战士,让这座城市迅速建设起来。走在八师石河子市最初的根据地——将军山下的军垦第一连,当年的地窝子、生产工具一一呈现在人们眼前,80多岁的老连长胡有才仍然激情满怀地向前来参观的人们讲述着当年建设的情景。

  赵锡光,城建工程处处长,1955年10月9日逝世,终年54岁。这个日子正是石河子市建设最关键的时刻,人们说他是累死的。

  杨光发砌砖小组创造了6小时砌砖1.4万块的纪录;49团9连战士于守亭每天打土块1600块,创造了全团最高纪录……1952年10月1日,22兵团司令部机关办公楼在石河子市落成。这就是现在的军垦博物馆。

  八师石河子市党委书记董沂峰说:“当年石河子市建设时就想到了城市规划问题,请专家为城市发展规划了一张蓝图。工业、居民生活等区域都很清晰,城市周边的绿化带也很宽大,因为这座城市是建在戈壁滩上的,自然条件很恶劣。现在看,当年的老一辈城市建设者眼光长远,他们让这座城市发展有了坚实的基础。我们现在是在前人打好的基础上再向前,只能做得更好,绝不能辜负了他们的期望。”

  坐在石河子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大屏幕前,工作人员陈晓的眼睛紧紧地盯着眼前的电脑。一条信息突然跳出来:一位城市管理监督员发来信息,一个井盖破损。情况迅速被陈晓汇报到指挥平台,维修任务也被迅速落实,所有处置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城市管理因为数字化的应用,变得简单迅速。

  指挥中心副主任马丽说:“这套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是2011年7月建成使用的,这让八师石河子市整个城市实现了监督管理全覆盖。我们把城市划分为1192个网格进行管理,通过热线电话、GPS城管通、市民通、微信平台等多种渠道受理城市建设和管理方面的投诉、咨询和建议。整个城市还有50人的信息采集队伍,每天巡视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发现问题及时上报,我们迅速处理,有效推进了城市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和高效化。说句真心话,现在石河子市发生任何一件事,我们都可以做到迅速、及时、有效的处置,让市民真正感受到智慧城市带来的便捷、方便、有效、管用,让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每个人更加幸福宜居。”

  寸草不生变成绿色宜居城

  石河子,这个名称就告诉人们,当年这里石头遍地,寸草不生。这一点,在军垦博物馆的老照片里,清晰地呈现在人们面前。

  再看看现在的石河子市,绿色早已成为它的名片,生态建设迈出的步伐已经有近70年的历史。

  说到这里的绿,就不得不说到这座城市每个市民都知道的一个人——被誉为“树妈妈”的王效英。这位老人当年为了让石河子绿起来,从东北回新疆时,只背着几十公斤的树种回来,就为了这座城市的一片绿。

  建城之初,建设者就确定了“先栽树、后铺路,以树定路、以树定规划”的建设思路。几代建设者随着时代的发展需要,又确立了城市绿地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相统筹,绿地系统与水系、道路系统相统筹,绿化生态与商业开发相统筹,绿化景观与军垦风貌相统筹,绿化色彩与树种多样性相统筹的原则。种种努力终于让这座戈壁滩上建起的城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5%,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2.07平方米,实现了“城在园中,园在城中,揽山入怀,纳水入城”的城市风貌。石河子先后获得“联合国人居环境改善最佳范例迪拜奖”,首届“中国人居环境奖”、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等奖项。

  在将军山一侧,近几年前来八师石河子市援疆的干部们建起了援疆林。春风吹拂下,满山的小树苗已经吐绿。在城市发展的新一轮扩展中,城市四周宽达200米的防风林再次成为亮点,实现了造林一片,绿化一片,见效一片,成林一片的目标。

  董沂峰说:“为了让石河子永葆绿色,我们按照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要求,突出城市绿化景观,对重要道路节点和街头绿地进行改造,达到步步见绿,路路有景,景随步换的效果。条条绿色大道勾勒出一幅幅车在树下跑,人在绿里行的美丽画面。最主要的是,要按照把城市建在公园里的理念,建设公园城市。让生活在这里的每个居民更加幸福。”

  这让人再次想起艾青的那首诗:不是瀚海蜃楼,不是蓬莱仙境。它的一草一木,都由血汗凝成。你说它是城市,却有田园风光。你说它是乡村,却有许多工厂。苍郁的树林里面,是一排排的厂房。百鸟的鼓噪声中,传来马达的声响。空气是这样清新,闻到田园的芳香。微风轻轻吹拂,掀起绿色的波浪……

  (原载《光明日报》2019年04月18日第四版)

[责任编辑:王东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