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5月02日 11:55 来源:新疆日报
新疆日报讯(记者盖有军 昌吉记者站刘茜报道)机器人可以嫁接植物、玉米听音乐能长得更快更好……在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以下简称昌吉园区),这些“高大上”的科学技术正日益深入园区及农户的农业生产中,描绘出“智慧农业”发展的美好图景。
17年来,依托农业科技创新和示范引领,昌吉园区将农业科技的种子播撒在“一带一路”上,打造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农业科技高地、创新高地和产业高地。
■深耕“智慧农业”助农增收
2018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121团9连职工纪建设在自己的600亩棉花地里,划出400亩安装使用了慧尔智能施肥系统。棉花收获后,400亩棉花亩产籽棉460公斤,比常规施肥的200亩地亩均增收50公斤,他比上一年多收了2万多公斤棉花。
依托昌吉园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新疆慧尔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智能水肥一体化管理系统和液态肥,入选中国制造2025绿色生产示范项目,并在全疆推广,辐射土地面积100万亩,亩均增产5%—25%。
去年秋天,在乌兹别克斯坦锡尔河州鹏盛工业园,一块750亩的棉田亩产超过400公斤,刷新了该国棉花单产最高纪录。这是2017年9月落户于昌吉园区的中国农业科学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开展国际农业技术合作的成果之一。
昌吉园区积极探索新疆数字农业技术集成应用解决方案和产业化模式,示范推广的无人机飞防、智能化灌溉等一大批智慧农业生产方式,让农业生产更加高效、节能、富有竞争力。同时,该园区发挥现代农业科技和产业优势,在疆内各地州、国内15个省区市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示范推广了300多项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建设了330多个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基地,有效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带动了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
■“农业+”聚集新产业
走进位于昌吉园区的华兴生态旅游景区,有机葡萄种植基地和葡萄酒庄、小木屋、烧烤园等让游客流连忘返。近几年,新疆华兴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依托农业种植基地发展生态旅游,去年景区接待游客超过11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8.7亿元。
昌吉园区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模式,促进传统农业的改造与升级,实现农产品品质提升、效益增加。丝绸之路岐峰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园引进农贸、电商、物流等1000多家商户入驻,年蔬菜交易量50万吨,带动5000余户蔬菜种植户增收。与天猫等知名电商合作营销,年交易额达30亿元。
每年8月,中国新疆(昌吉)种子展示交易会都会如期开办。围绕“西部种业之都”建设,昌吉园区培育种业龙头企业60余家,带动昌吉州年产各类良种40万吨,产值达30亿元,良种在农业增产中的贡献率达到45%以上。
昌吉园区着力培育引进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目前,已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产业化龙头企业50余家,集聚农业创新型企业150余家;通过科研机构、创新型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无缝对接,培育出现代农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农业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升值。
■打造农业改革的“试验田”
据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党工委书记张明清介绍,昌吉园区突出科技创新、研发应用、试验示范、科技服务与培训等功能,做好农业科技集成、转化、辐射的大文章。先后与中国农业科学院等16家科研院校建立了“政产学研用推”紧密合作机制,建成国家、自治区级研发平台38个,取得100余件国内领先的科技成果。同时,加速实现农业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应用和示范,有效提升了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
昌吉园区围绕破解农业发展的瓶颈,加大“三农”发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力度,打造农业改革的“试验田”,为农业发展增添了新活力。
“昌吉园区致力于农业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农业先行示范、农业科技园区体制机制创新,积极探索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力争将园区打造成为‘一带一路’上影响力重大的国际农业创新高地。”张明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