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卫健委发布新疆医改十年阶段性成效

十年“三医”联动改革持续释放红利

2019年05月13日 11:05   来源:天山网

制图:杨波

  天山网讯(记者康颢严报道)城镇职工、居民参保率95%以上,贫困人口参保率达100%;医疗卫生机构数从6739家增加至8294家,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84.37%;村卫生室100%实施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累计减轻患者用药负担8.4亿元…… 

  2009年,《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公布,新一轮医改正式拉开大幕。全民医保、取消药品加成、推进分级诊疗,一个个与看病就医紧密关联的关键词,串起10年新医改之路。5月10日,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新疆医改10年阶段性成效,“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的改革机制聚焦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释放巨大改革红利。

  医保红利:看病省钱得实惠

  “有医保和补助报销,原本6000多元的治疗费用只自付了600多元,还享受了‘先诊疗后付费’政策,真是让人松了口气。”家住乌鲁木齐市赛马场路的低保户戴明说,日前他因泌尿系统结石导致严重肾绞痛,被紧急送至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进行了微创碎石手术。不仅享受到“先诊疗后付费”与“一站式”结算服务的双重便利,基本医保、低保补助等报销还解决了燃眉之急。

  “新疆加快健全全民医保体系,目前城镇职工、居民参保人数达656.89万人,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新农合参合人数达1138.19万人,参合率保持在99.75%以上,贫困人口参保率达100%。”自治区卫健委政策法规和体制改革处处长李林玉介绍,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策范围内支付比例70%和75%已全面实现,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在克州等5个地市试点推行,近10万城乡居民得到了政策补偿。基本医保、大病保险、疾病应急救助、医疗救助、商业保险等制度的有效衔接,让百姓看病不再贵。

  李林玉介绍,“十三五”期间,我区将按照保基本、兜底线、可持续的原则,围绕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建立高效运行的全民医疗保障制度,进一步提升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医疗医药红利:公立医院公益性回归

  “省下的钱快相当于半个月退休工资了。”58岁的杨女士说,此前她因右股骨骨颈骨折到新疆军区总医院创伤骨科住院,手术使用的各种耗材,要比以前便宜约1500元。据了解,继2017年9月我区公立医疗机构全面取消药品加成,全区二级以上公立医院累计让利患者22亿元后,2018年12月公立医疗机构全面取消医用耗材加成,加快公立医院公益性质回归步伐。

  “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性的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新机制已初步建立,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已初步形成。”李林玉介绍,围绕机制转换和能力建设两个重点,我区安排公立医院改革补助资金3.36亿元,92个县市及克拉玛依市、吐鲁番市两个试点城市实施了财政补偿、管理体制、人事分配、价格机制、医保支付、采购机制、监管机制等综合改革。

  而在健全完善药品供应保障机制改革中,新疆所有政府办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行乡村一体化管理并具备基本医疗服务能力的村卫生室,100%实施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保障人民群众安全用药的基础上,累计减轻患者用药负担8.4亿元。与此同时,推动实现网上药品集中采购,基本药物配送率平均达80%以上。

  啃“硬骨头”:制度解决看病难、贵、远 

  医改以来,“强基层”的改革效应在全疆遍地开花,患者的幸福感日益攀升。

  哈密市在全区率先开展医保基金支付药品费用试点,建立动态谈判机制,经谈判筛选保留了2384个药品品种,其中降价药品达1244种,占总量的52.2%,降幅18.21%。2018年4月实施改革以来,哈密市有3100余种药品实现了医保直接结算,覆盖全市所有公立医疗机构,目前已支付2600万元。在深化医联体建设,落实分级诊疗模式中,伊州区医共体试点改革采取“组团式手术”的方式,在二堡镇卫生院、五堡镇卫生院为79名患者实施手术,让基层患者在本地就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

  “10年来,医保、医疗、医药‘三医联动’的改革,从基础设施、人力保障、医药保障到医疗机构都有突破性改善。”李林玉说,取得阶段性成效的同时仍需看到,目前正在推进的改革都是“硬骨头”,下一步新疆将围绕改革中面临的体制、机制等短板,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分级诊疗、科学有效的现代医院管理、高效运行的全民医疗保障、规范有序的药品供应保障和严格规范的综合监管,继续改善百姓看病就医痛点、堵点,打好深化医改攻坚战。

[责任编辑:罗晓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