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南北看亮点】齐抓生态治理 共建美丽家园

2019年05月15日 10:46   来源:新疆日报

  编者的话

  努力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新疆,新疆各地拧紧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的“发条”,针对各地实际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用“没有最严只有更严”的举措守护美丽新疆。喀什地区在整治乡村生态环境上多管齐下,治理领域覆盖生活垃圾、污水处理、乡村厕所建设;在保护水生野生动物方面,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不仅明令禁捕,还加大宣传和执法力度,给水生野生动物一个安全的“家”;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吐鲁番市调查整理污染源数据、扎实做好环境监测预报,让大气、水、土壤等生态环境状况尽在掌控之中……

  喀什地区

  整治环境 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新疆日报讯(记者韩沁言报道)“经过整治乡村生态环境,补齐短板,乡村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正不断提升。”5月11日,喀什地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郭小平说。如今,行走在喀什地区绿意葱茏的乡村街巷,已难见到垃圾的踪影。

  目前,喀什地区投入近2.33亿元用于村镇生活垃圾、污水等治理,配备了8.73万个垃圾桶、果皮箱、垃圾船以及2499辆垃圾收集车、240辆垃圾转运车辆。各县市按照“户收集、村集中、乡(镇)转运、县市(乡镇)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模式,配备了保洁员、驾驶员,开展日常保洁工作。

  走进伽师县铁日木乡幸福村,无论公共道路还是农家院落,都打扫得干干净净。幸福村党支部书记古丽帕热·拉斯自豪地说:“环境卫生好,生活更幸福。”

  “我们充分动员党员群众,家家户户迅速行动,清运垃圾和畜禽粪便,打扫公共场所、居民庭院,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伽师县铁日木乡党委副书记、乡长邢鹏说,“以后还将形成长效机制,用更严格的管理保持农村环境整洁卫生。”

  喀什地区因地制宜,采用分散治理和集中治理相结合的方式对农村污水进行治理,将23个乡镇纳入城市(县城)生活污水处理管网,将13个村庄纳入县市、乡镇生活污水处理管网,134个村庄利用自有污水处理设施收集处理。

  “目前,喀什地区已完成农村改厕22万多户。”郭小平说,安居房建设必须配套设置卫生间,同时协调设计单位,对水冲式厕所、卫生旱厕、化粪池等进行设计,确保农村“厕所革命”取得明显成效。

  喀什地区通过召开视频会议、现场观摩、专题培训等方式持续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使农村居民生活卫生条件得到改善。

  随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的开展,喀什地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改善,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博州

  保护鱼类 营造良好栖息环境

  ​新疆日报讯(通讯员陈亭报道)5月10日笔者从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渔政管理总站获悉:为保护境内水生野生动物资源,为它们营造一个良好的栖息环境,根据相关法规,博州境内的博尔塔拉河、精河、库苏木齐克河、鄂托克赛尔河、艾比湖湖滨区等自然水域常年禁捕,严格禁止任何单位或个人垂钓、围网捕捞,严禁炸鱼、毒鱼、电鱼等灭绝性作业行为。

  “博州境内受保护的水生野生动物资源有新疆裸重唇鱼、准噶尔雅罗鱼、高原条鳅等。”5月10日,博州渔政管理总站站长王瑞敏说,“严禁在禁渔期、禁渔区使用禁用工具、禁用方法捕捞水产品,特别是濒危水生野生动物。”

  2019年,博州计划在赛里木湖水域、各中小型水库人工增殖放流鱼苗550万尾。各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将加大宣传和执法力度,印发相关宣传资料及组织开展水生野生动物保护联合执法检查,加大水生野生动物资源保护力度。

  在博州农业农村局发布的《关于保护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境内水生野生动物资源的通告》中,明令禁止餐饮、酒店、水产品批发等环节收购、加工和出售国家和自治区重点保护的濒危水生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禁止以濒危名贵的水生野生动物名目招揽顾客;违反规定进行捕捞、收购、加工、出售国家和自治区重点保护的水生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的,将由渔政管理部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

  “作为渔政管理部门,我们倡导健康文明的饮食观念,引导人们自觉拒食受保护的水生野生动物,为加强保护工作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也鼓励全社会举报违反规定捕捞水生野生动物的行为。”王瑞敏说。

  吐鲁番市

  防治污染 强化生态环境监测

  ​新疆日报讯(记者张瑞麟报道)5月11日记者从吐鲁番市生态环境局了解到:2018年以来,该市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以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为重点,出台了《吐鲁番市大气环境质量限期达标规划》等一系列环境治理保护措施。

  目前,吐鲁番市共确认污染源1687个,建立污染源普查清查基础数据,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据介绍,吐鲁番将继续扎实做好全市大气、水、土壤等生态环境质量监测及重点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应急性监测和执法性监测等工作,用更严格的监管提高重点区域空气质量预测预报水平。

[责任编辑: 廖映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