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情 奋斗者】忠诚融入血脉 责任扛在肩头

——记阿克苏地区消防救援支队库车县大队开发区中队政治指导员李运飞

2019年05月27日 09:48   来源:新疆日报

  新疆日报讯(记者张治立报道)从农家子弟到消防警官,从经济学专业学生到抢险救援英雄,从鏖战火魔到搏击洪水,从一身“橄榄绿”到一身“火焰蓝”,从战士心中的“老大哥”到孤儿眼里的“小爸爸”……

  阿克苏地区消防救援支队库车县大队开发区中队政治指导员李运飞的30载人生历程,不负青春不负志,一路奋进一路歌。

  5月18日,记者在阿克苏地区消防救援支队库车县大队采访时,其战友告诉记者,李运飞在一次次救援行动中主动请缨打头阵,在一枚枚军功章面前不骄不躁更努力,他把忠诚融入血脉,把责任扛在肩头。

  志存高远

  一米八一的个头,眉宇间透着俊朗。战友们评价李运飞:“他天生就是当兵的料。”在安徽亳州长大的李运飞,父亲当过兵,两个叔叔当过兵,6个堂叔当过兵。在做人和生活习惯上,父亲常常以军人的标准要求他。

  2012年,从新疆师范大学毕业的李运飞报名参军。当他打电话告诉父亲这个消息时,父亲只说了三个字:“你去呗!”6年后,李运飞在老家的父亲已头发花白。老人从电视上看到儿子在洪浪中冒险救人的节目后,又说了三个字:“有志气!”

  库车县,因人口基数大、地域面积广、化工企业多,消防任务格外艰巨。2012年以来,李运飞参与灭火救援1200余起,抢救被困人员50余人。“遇到急难险重任务,干部身先士卒。李运飞个头高,业务精,心理素质好,每次都是主动请缨。”阿克苏地区消防救援支队库车县大队教导员刘小军说。

  大队荣誉室里,常常有李运飞来参观学习的身影。他听大队第一任大队长哈美德讲过,上世纪80年代,消防大队设备差、人员少。一次火灾中,消防官兵坚守火场一线58天,哈美德战斗在最危险的地方,做好了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甘愿牺牲的准备。“为国为民,甘洒热血。在我心目中,前辈们都很了不起,我必须向他们学习,传承他们的精神。”李运飞说。

  敢打必胜

  抢险救灾现场,常常有诸多不确定因素。对于救援人员来说,是一张张不可复制的业务和心理考卷。

  2017年5月6日,位于库车县的中国石化塔河炼化有限责任公司1号焦化装置重污油罐发生火灾,着火后油罐突沸爆燃,火魔张狂的烈焰伸向周围原油储罐。如果不及时控制火势,随时可能引发更大范围爆炸。危急关头,李运飞冒着装置塔随时倒塌的危险,带领两名消防员登上加热炉二层,在着火核心区域架设自摆炮进行冷却控火。

  2018年6月23日凌晨,库车县普降大雨,山洪暴发,乌尊镇喀让古河河水暴涨。开着四轮拖拉机准备到河对岸的李忠起夫妇被困河中,两人报警求助。库车县大队官兵迅速赶赴现场处置。此时,猛增的河水像脱缰的野马汹涌而下,被困拖拉机在不断上升的水位中抖动,同样发抖的还有拖拉机上的李忠起夫妇。

  涉水施救,李运飞又是第一个站了出来。“我熟识水性,个子又高,下去最合适!”他对现场指挥员刘小军说。一次没成功,他稍作调整第二次下水。他不知道,拖拉机跟前的水下有个大坑,他刚挪到那里就被旋涡卷住了。现场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岸上战友们看到的是,攀着牵引绳的一抹“橘黄”在浪中沉浮。李忠起夫妇被救出来了,但体力严重透支、几近昏迷、满嘴泥沙的李运飞被救护车送往了医院。住院一周后,他的呕吐物中还带有泥沙。

  李运飞的双手上结满老茧,身上有多处伤疤,这都是训练留下的。可他认为,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只有严格要求自己,练为战,练即战,才能在抢险救援中啃下硬骨头,圆满完成急难险重任务。

  敬业奉献

  李运飞的诸多荣誉中,有一项是“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先进个人”。从这份荣誉中不难看出他的敬业之心和奉献之情。

  2018年两会期间,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出炉”。由于应急管理部正在组建当中,公安消防部队的转型需要一个过程。心爱的警服就要脱下,军人的身份就要改变,将来该何去何从?一些消防战士心理波动较大。

  李运飞充分发挥政治指导员做思想工作的优势,和战士们一个个谈心,并通过微信和战士的父母交流,让大家坚信国家机构改革只会越改越好。对于一些脱下警服后想辞职的消防队员,他结合这些队员的个人和家庭情况反复沟通,甚至把一些队员的父母请到中队,感受这里的工作和生活。

  平时,李运飞就和战友们亲如兄弟,经常帮助有困难的队员,并记住每名队员的生日。在中队威信颇高的他,很快说服了所有队员安下心来坚守岗位,照常工作。

  如今,换装“火焰蓝”的李运飞,在工作上更是信心百倍。他一方面调整适应新时代、新业务的训练方案,思考多领域、全方位的救援步骤;一方面做好消防安全宣传、民族团结工作,他还长期资助库车县福利院的多名孤儿。

[责任编辑:王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