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时评】破除“指尖上的形式主义”

2019年06月05日 10:53   来源:新疆日报

  落实中央“基层减负年”要求,为基层减压减负,就要聚焦突出问题产生的角角落落,坚决向形式主义开刀。

  据《新疆日报》报道,近日,吐鲁番市委办公室印发《关于落实为基层减负切实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的具体措施》,提出六个方面30条具体举措,其中就包括“集中开展微信、QQ工作群清理整顿,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

  何谓“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指的是过度开设、使用政务APP、微信工作群、QQ工作群等,从而给基层增添压力负担、影响工作效果的现象。毋庸讳言,以政务APP、微信工作群、QQ工作群等为代表的指尖政务工具,本身是中性的,如果合理使用,能做到快速发布指令、及时沟通信息、督促工作落实,确实能够起到节约行政成本、提升工作效率的作用。党的十九大报告就指出,要“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

  然而,任何事物都有个度,如果超过了一定的度,就会产生物极必反的结果。指尖政务工具也是如此,如果不加以节制的话,就会把“工具”变为“目的”,把“形式”变为“内容”,把“减负”变为“包袱”。

  盘点一下“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数量过多。据基层干部反映,当前政务APP种类繁多,涉及各个工作领域,可谓“乱花渐欲迷人眼”,使基层疲于应付。二是内容同质。有些政务APP内容、功能大同小异,缺乏整合,不同部门都要单独搞一套,导致一些工作要重复打卡。三是使用过频。有些微信群追求“包罗万象、囊括万物”,大事小事、通知学习、单位个人、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内容统统都发;有些指尖政务工具过于要求拍照留痕,为此,中共中央办公厅专门印发了《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要求“不得以微信工作群、政务APP上传工作场景截图或录制视频来代替对实际工作评价”。

  “形式主义害死人”。“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看似不是大问题,实际上危害不小。首先增加时间成本,分散干部的注意力,每天都要不时地关注使用,势必对其他工作产生影响;其次容易脱离实际,有的“微信下指令、微信抓落实”,用留痕来判断工作成效,导致一些地方“以形式主义应对形式主义”;再次容易产生微腐败,在工作群“拍马屁”“发红包”,使个别领导干部在不知不觉间放松了纪律要求。

  “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的出现,说明形式主义具有反复性、顽固性。为什么会产生“指尖上的形式主义”?说到底还是懒作为、不作为,只考虑自身,不考虑基层实际,不考虑基层干部的实际感受,凡事只讲求一发了之,而这不正是官僚主义旧习气在作怪吗?

  如何破除“指尖上的形式主义”?一方面,要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树立群众观点,站稳群众立场,走好群众路线,同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坚决斗争。另一方面,要开展专项整治,明确具体定位,加大工作整合,坚决取消重复的、内容相同的、作用不明显的指尖政务工具。同时,要坚持“立破并举”,制定出台相关的制度和规范,实现共建、共享、共用。

  当然,在破除“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的过程中,要防止“一减了之”、简单搞“一刀切”,避免以精简整治为名推卸工作责任,或是从其他途径为基层增添更重的工作负担。

  作者:许庆光

[责任编辑:赵静 ]